啟富達國際新聞中心 2011-07-14 12:55
昨日(13日)陶冬發表一篇關於中國目前的經濟現況與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該為何。
6月份中國新增貸款為6339億元(人民幣),剛好達原先預期的5500億,陶冬表示,雖然中國目前信貸數字有在反彈,但整體的信貸數量仍處於低位,因原先中國人民銀行所設定2011年的新貸額度為7000-7500億,目前已落後原先排定的計劃時間表,因此接下來貨幣政策可能將由緊縮轉成寬鬆。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陶冬表示是因為激進式的上調存款準備率所造成的,因將銀行的流動性資金鎖進準備金中,致使銀根過緊,影響中國經濟表現。
但貨幣政策未必很快會放鬆,第一,通膨雖於6月份達頂點,但未必會有大回落;CPI是否見頂也仍是未知數,另外,陶冬表示接下來升息可能難避免。但若長時間處於負利率,勢必會造成資產泡沫與產業空洞化。第二,房市形勢並不明朗,雖然北京目前暫時抑制住房價的投機炒作,但中小城市的房價仍升多降少。若此時將貨幣政策轉向,可能會導致投資人趁此投機房市。因此,陶冬表示信貸結構性的微調很可能會發生,且下半年貨幣政策應會定向寬鬆。
另外,目前利率水平仍低於雷曼兄弟危機前的正常水準,炒作盛行、熱錢橫流的局面尚未改觀,決定了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因此暫時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在存款準備金已近商業銀行可承受上限時,或許利率工具有更大的利用空間。
以下為陶冬最新文章《定向寬松與整體從緊》一文:
6月份中國新增貸款6339億元(人民幣),超過上月的5516億,也好過預期的5500億。加上市場對通貨膨脹見頂的預期,中國的貨幣政策由緊轉松的呼聲越來越高。
必須看到,儘管信貸數字有所反彈,整體貸款數量仍處於低位。中國人民銀行為2011年設定的全年新貸額度為7000億至7500億,以四個季度分別占總貸款額度30%、30%、20%、20%計算,今年5、6月份的貸款已經落後於全年的計畫進程,換言之,實際貸款數額甚至低過政府所允許的框架。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激進式地上調存款準備率,將銀行的大量流動性鎖進央行準備金帳戶,面對貸款需求,銀行有心無力。更重要的是,銀根緊俏迫使銀行收縮戰線,邊緣客戶首先遭殃,觸發沿海地區中、小企業“錢荒”,加速了經濟的下滑趨勢。銀根過緊,顯然已經開始影響經濟表現。
但是貨幣政策未必會很快放鬆。首先,通膨見頂後未必有大的回落。以目前的糧食收成、豬肉供應、工資調升、租金上漲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否見頂也是未知數。假定下半年CPI年增率為5%,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目前為3.5%,則實際利率為-1.5%,加息估計仍難避免。在90年代,中國的實際利率平均為0.7%;在過去的十年中,實際利率為0.5%。長期的負利率,勢必造成資產泡沫和產業空洞化。
其次,房市形勢並不明朗。北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抑制住大城市房價的投機炒作,中小城市房價仍升多降少。此時宣佈貨幣政策轉向,肯定給房市投機打上強心針,相信此非北京所願意見到的。
然而增長風險已經上升,中小企業的資金鏈狀況已經接近“紅色警戒”,相信信貸結構的微調,很可能會發生,“定向寬鬆”,應該是下半年貨幣政策的一個看點。從“三農”及中小企業開始,決策層開始對個別領域定向“放水”,為總體經濟中最弱的環節減壓。同時重開地方政府的集資管道,為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方基建專案籌款,為部分面臨財政困境的地方政府輸血。如果經濟進一步惡化,“寬鬆”點還可以增加。
不過整體的貨幣環境正常化,還會繼續下去。目前的利率水準,尚大幅低於雷曼兄弟危機前的正常水準,炒作盛行、熱錢橫流的局面仍未改觀。這就決定了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取向,暫時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在存款準備金率接近商業銀行可承受的上限之時,也許利率工具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林盈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