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經濟穩健 無懼被”息”擊
日期
2011-07-08
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
這個禮拜的全球經濟焦點大都集中在中國身上了,這個日漸龐大的經濟體正以2008年金融風暴後每年至少9%的GDP成長率擴展著,全世界對其成長充滿期待,也有所畏懼;正因為如此高速的成長,中國常伴隨通膨壓力之苦,本週三中國央行將基準存款及貸款利率分別上調25個基點,為今年以來第三次加息,目的是抑制通貨膨脹;中國可能在週六公佈6月份通貨膨脹數據,預計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增率將超過6%,而中國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5.5%,為近3年來的最高升幅。
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期,6月份的CPI升幅將超過6%,之後將在下半年逐漸回落,反映出食品價格逐漸回穩和上年比較基數較高的影響,所以中國政策緊縮空間其實不大;但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在央行升息之後表示,中國需要逐步不斷地加息,才能改變當前的負利率局面,這一次的升息不代表緊縮政策應該停止,他且認為中國需要不斷去抑制通膨。另外,目前市場上仍有過多的流動性需要回收,但基準貸款利率的上調對中小企業實際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對中小企業來說,實際貸款利率很高,商業銀行的浮動利率有時可以達到實際利率的4倍以上。
目前中國的通膨壓力大部分來自於食品價格,中國50大城市食品價格顯示,豬肉價格自五月開始,以每週上漲3.2%~5.4%的速度增加,豬肉價格飆漲是因為豬隻疾病、瘦肉精、玉米價格與工資上漲所致;而現在玉米價格已回檔約15%,民眾對豬肉需求減少,以及疾病得到控制後供給逐漸增加的情況下,豬肉價格將回穩;至於熱錢問題,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拜市場近期看空中國之賜,熱錢流入已減緩;因此,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推估,中國在年底前升息的必要性已逐漸減弱,待食品價格回穩,在不影響經濟成長之下,中國政府應傾向不升息。
回顧中國上個月公佈的經濟數據十分符合市場預期,五月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5.5%,漲幅比上個月略增加0.1%;五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年增6.8%,顯示雖然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仍在,也仍比預期的稍有緩和,且工業增加值年增13.3%,經濟成長動能猶在;本月稍早公佈的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顯示緊縮調控持續發酵,但指數仍在50點之上,表明製造業仍是處於擴張態勢。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預計,中國在本月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仍會維持穩定擴張,數據更將在下半年觸底反彈,屆時經濟成長無憂,股市高點可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