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陶冬:經濟弱週期 房市看著辦
日期
2011-07-06

啟富達國際新聞中心 2011-07-06 14:19

 

陶冬於今日(6)發表一篇文章,他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正進入弱週期階段。這其中正面臨兩大結構性的轉變:一是出口拉動型增長模式須改變;二是信貸催生式增長模式須改變。

 

目前中國信貸問題嚴重,因當年為發展經濟而擴張信貸時,幾乎人人受惠;但現在貸款收緊了,中小企業卻成了受害者;另外,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將存款準備金上調了600基點,4.5萬億元流動性遭抽離,但流動性的減少並非是所有人來共同承擔,受害的又是中小企業。

 

另外,信貸所造成的更大問題在伴隨著貨幣政策收緊後,銀行業務對象減少,銀行作為金融仲介的角色便弱化了。因此,信貸在經濟中的影響被弱化,信貸的乘數效果亦下降了。

 

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危機,除了信貸緊縮、工資、匯率、材料等價格上漲外,其生存空間正受到挑戰,企業開始往內陸遷移。因此地方政府開始漲工資,再加上中國之前所提倡的產業升級、企業轉型,漲工資便成為擴大內需、將獲利回饋給勞動者的措施。但過快、過度的推行此政策為企業所帶來的,卻是倒閉的風險。

 

陶冬認為,欲速不達,經濟轉型是要靠調整結構來進行,並不是促成產業空洞化。隨著中國目前通膨居高不下,該使用什麼政策便受到侷限,許多政策開始從主動調整變成被動應對。陶冬認為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在不影響社會與金融穩定的前提下,可犧牲些微增速,但目前整個社會對轉型的概念認識不深,對經濟進入弱週期將產生的後果不瞭解,對可能需要的反週期措施準備不足。

 

是故,陶冬表示,不要預言通膨何時見頂、經濟增長何時見底、貨幣政策該會如何調整、房市價格有無反彈等,因中國正進入中期的弱週期,通膨見頂未必會回落、經濟增長見底後也難反彈、貨幣政策愈來愈難以決策、銀行信貸去仲介、民間企業投資萎靡,這種環境下,房市價格該升該跌,陶冬要讀者自行判斷。

 

以下為陶冬最新文章《經濟進入弱週期》一文:

 

自從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歷過三個超高的持續增長期,每次5-6年,增速維持在10%以上。在超高增長期之間,也出現了偏低增長期,持續3-5年,同時伴隨著經濟的結構性轉型。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可能維持數年的偏低增長期。弱增長期的背後,是信貸弱週期、房市弱週期、出口弱週期、中小企業弱週期。中國在此弱週期中,將面臨兩大結構性轉變:出口拉動型增長模式必須改變,信貸催生式增長模式必須改變。

 

然而,民間資金投資偏好上的突然變化,並未引起政策決策者的重視,全國上下沉浸在最先從金融危機中復蘇出來的主要經濟體的自信之中,中央政府忙於抑制房價,地方政府忙於賣地,工人要求漲工資,熱錢從大蒜炒到字畫。當財政擴張的效力消失之後,當天量流動性進入收水階段之時,實體經濟自主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便暴露了出來。

 

首先,目前的信貸結構問題嚴重。當年不顧後果地擴張信貸時,大型國企、地方融資平臺是主要受惠者;而貸款收緊時,中小企業卻成受害者,中國人民銀行在貨幣環境正常化實施上,採取了數量型收縮孤軍深入的策略,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了600基點,4.5萬億元流動性遭抽離。但是,流動性的減少並非由所有經濟參與者共同承受的。銀行對自己的大客戶(大型國有企業)仍是全力貸款,而中小企業則被完全摒棄。這使中小企業陷入近十年來罕見的流動性危機,灰色貸款利率飆升。“錢荒”處理不當的話,中國經濟難免出現全面滑坡。

 

信貸更大的問題是,隨著貨幣政策的收緊,銀行業務對象的減少,銀行作為金融仲介的功能有明顯弱化的趨勢。大量資金被鎖進準備金帳戶,大量資金以金融產品形式進入投資領域,大量資金轉入對資金並不渴求的大型企業手中,信貸在經濟中的影響弱化了,信貸的乘數效率下降了。

 

同時,以出口業為主體的沿海中小企業,正在面臨一場現金流危機。除了信貸緊縮外,工資上漲、匯率上漲、材料價格上漲,扼殺著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企業遷往內陸省份,是為製造業設計的退卻之途,也是中國平衡地域經濟的國策。可是漲工資成了地方政府政治正確的做法,今天上海加工資20%,明天重慶便宣佈加工資30%

 

產業升級、企業轉型,是中國經濟再上一個臺階的重要環節。漲工資,更是擴大內需、將增長果實分配給勞動者的關鍵舉措。這些無疑是必要的。但是,過快地、過激地推行這項政策,帶來的不是企業成功轉型,而是企業倒閉,工人最終未必受惠。過猶未及,欲速不達。經濟轉型是要調結構,而不是促成產業空洞化。

 

通脹升溫,令政策的選擇空間、迴旋餘地大幅收窄,許多政策由主動調整變成被動應對。

 

對於經濟增長減速,其實決策者不是沒有心理準備。經濟轉型中,在不影響社會安定、金融穩定的前提下,犧牲一點增速,也無可厚非,不過筆者看來,整個社會對轉型的艱巨性認識不足,對經濟進入弱週期所產生的後果估計不足,對可能需要的反週期措施準備不足。

 

不要預言通脹何時見頂、增長何時見底、貨幣政策如何轉向、房價有無反彈,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中期的弱週期。通脹見頂後未必回落,增長見底後也難反彈,貨幣政策的決策難度越來越大,銀行信貸“去”仲介,民間實業投資持續萎靡。這種環境下,房價該升該跌,讀者自己去判斷吧。

 

(林盈秀 編輯)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