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年油價將有新高點
日期
2011-07-05
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
原油價格在今年夏季有所回落,然而到今年底前很可能會再度大幅飆升,這將有可能會損害經濟;尤其目前美國經濟尚未徹底準備好充分面對更高的油價,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正因為如此,當油價上漲時,美國經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如對消費力減弱的擔憂等等。儘管最近油價較4月份的高點回落了近20%,但未來12個月內,原油價格很有可能再創新高,待油價在今夏進一步回落後,石油市場長期牛市的第二個階段或許會在今年秋季開始,隨著石油生產商的閒置產能逐漸下滑至令人擔憂的水平,到明年春季前,巴隆週刊預測月平均油價可望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50美元,期間會觸及165美元或17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在美國每加侖4.5美元的汽油價格將成為常態,這將使消費者的錢包日漸消瘦,同時增大消費者對節能汽車的需求。
若油價再度上漲,2012年春季預計發生的石油沖擊將損害經濟的擴張,預計會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度增速損失約1.5個百分點。暫時的油價飆升和下跌通常會成為新聞焦點,但對經濟來說,重要的是幾個月內的平均油價。巴隆週刊估計剛剛過去的第二季的實際油價約為110美元,如果預計到明年第二季前油價會漲到150美元,上漲幅度就是40美元,漲幅大約在三到四成;儘管如此,就算是到明年春季上漲40美元至150美元,但這個水平也遠遠偏離了目前石油市場本身所暗示出的油價前景,投資銀行美林與高盛預計油價在年底大約會漲至120美元。
6月23日國際能源署(IEA)宣佈將釋放美國和其他27個國家持有的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這助長了短期石油市場的拋售,而國際能源署位於巴黎,代表著石油消費國的利益;就短期看來市場受戰略石油儲備釋放的影響很大,儘管釋放量僅相當於全球石油日消費量近9,000萬桶的三分之二,而以這樣的日消費量,全球16億桶的緊急石油儲備只夠供應約18天;所以石油生產國滿足全球日常石油需求的能力更為重要,釋放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表面上是為了幫助填補戰爭造成的利比亞石油產出缺口,但實際上還是以石油消費國的利益為主。
自2000年以來,儘管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的經濟低迷、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2008-2009年的全球性經濟衰退,但全世界的石油日需求量仍以每年平均110萬桶的速度增長,而在此期間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日產量一直在一年均不足60萬桶的速度增長。在2000年時非OECD國家的原油需求佔世界總消費量的37.7%,只佔全球總需求的三分之一,而現在這一比例則達到了48.5%,幾乎佔了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一半;石油需求的增長使人們對市場是否有能力保持穩定的石油供應感到擔憂,因此人們擔心石油閒置產能不足,石油閑置產能在技術上被定義為在30至45天內就能被持續開採出來的未開採原油,而目前只有OPEC成員國才具備這種產能,因此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認為,日後觀察閒置產能的改變將是判斷油價趨勢的指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