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啟富達看中國 資金如水通膨如火
日期
2011-07-04
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
中國的貨幣政策前景近期充滿了不確定性。中國此前採取的一系列旨在為經濟降溫和對抗通貨膨脹的措施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採購經理人指數和房地產銷售等數據的增速出現放緩;但政府公佈的通貨膨脹數據仍然懸在高點,因此目前似乎還無法確定中國的緊縮週期是否將結束。全球經濟增速在近期出現回升,股市也出現反彈,各國央行在應對通貨膨脹方面可能面臨更大困難,許多新興經濟體目前正接近其所能負荷的上限,增加緊縮力度令消費者價格和薪資承受上升壓力,但減小緊縮力度可能導致許多新興國家貨幣升值的速度放慢或通膨失速。
目前有大量證據表明,全球經濟已經放緩;匯豐採購經理人指數(HSBC PMI)顯示,中國製造業增長已接近停滯邊緣,甚至連德國經濟高速奔馳的跑車也已減速,南歐經濟正以牛步速度緩慢行進,很多發達國家正在收緊財政政策以修復其為了刺激經濟而負擔過重的資產負債表,聯準會QE2已經結束,隨著美國國債淨供應量的回升,對風險資產的支持可能會消失;但市場目前預計,聯準會將把眼下的貨幣寬鬆政策維持至2012年,而英國央行已放出風聲,要實施更多的寬鬆計劃以刺激經濟。
中國官方PMI從5月份的52.0降至6月的50.9,逼近50關口,匯豐中國PMI從5月份的51.6降至6月的50.1;PMI低於50則表明製造業出現萎縮,高於50則表示還在成長;在美國努力維持經濟復甦且歐洲忙於解決初見曙光的主權債務危機之際,中國製造業或許會陷入萎縮的擔憂,對於依賴中國需求增長的全球經濟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上半年來中國則通過一系列上調銀行存款準備率和貸款利率措施以收緊貨幣政策,而上週五的數據表明,中國政府平抑物價的努力可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因為中國官方6月份PMI分類指數中,進口價格指數降至56.7,5月份為60.3。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國內的通膨雖高,一定程度上造成升息的壓力,之後隨著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另一方面中國本身的宏觀調控也初見成效,使得升息的壓力似乎稍見緩和,但為何中國政府仍表明將繼續目前的緊縮政策?啟富達國際研究團隊認為,與打擊通膨相比,維持高度經濟成長對中國而言更重要,因此若中國還是以9%~10%的GDP增長為目標,高度通膨是可以預見的,與此同時繼續適度地緊縮調控亦是不可或缺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