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富達國際新聞中心 2011-08-16 18:26
針對近期美債上限、標普調降美國信用評級、美國是否會陷入新一輪衰退、中國經濟所存在的風險及中國持有美債第一等問題,陶冬發表了一些看法。
陶冬認為,美國國會提高債務上限,與信評被下調無關。因美國最終僅達成減赤目標,對結構性財政赤字問題卻完全未提,因此國會最終的決議與美國信用評級並無直接關係,美國國會只是將危機爆發點時間往後推而已。
對於標普的作法,陶冬認為標普下調美國主權評級最大原因在於美國政客在減赤此一問題點上毫無政治意願。標普之所以下調,是想表達美國結構性財政問題,也表達對於美國政客將自身政治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黨政的不滿。陶冬並表示,他贊同標普的降級行為,因美國目前巨額的財政赤字的確是個問題,只不過美國比其它國家多了一個印鈔的逃生門。
針對美國是否會於明年步入衰退期,陶冬認為,美國經濟目前正處弱復甦,並不是極差。但美國銀行業的金融中介功能尚未恢復,使得聯準會創造出來的流動性無法流入實體經濟,提供給有需要的中小企業與消費者。缺少這塊,將使美國經濟復甦是脆弱的。此外,復甦路上更有就業及房市兩個絆腳石,它們決定了美國的復甦是疲弱且多波折的,但也並不是經濟沒有復甦。陶冬認為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會在1.5%至2%間,雖低於市場預期,但並不代表是新一輪衰退的開始。
此外,針對中國經濟,陶冬認為中國經濟也存在系統性風險,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很大。陶冬表示,地方債是他研究中國經濟17年以來最大的定時炸彈。因此,中國與世界最大的差別不是有沒有債務,而是目前中國中央政府還有能力處理至少一至兩次的債務危機。
對於中國是美債持有國中最大國,陶冬認為,若美債發生危機,中國將無可避免被捲入,但若未違約,中國持有美債期間的波動可以忽略不計,雖然帳面上會有損失,但卻未必會造成實際上的資金損失。針對該如何解決中國外匯儲備所存在的問題、好擺脫美元陷阱,陶冬認為,解決的根本方法是不要持有這麼多外儲,因這本身就是效率低下的做法。
至於長遠辦法,陶冬認為是藏富於民,以透過民間來進行多重目的、策略與資產種類的投資活動,透過民間個體來分散單一策略及標準所帶來的投資風險以提高回報。其次是將人民幣國際化,以市場供需為準則,具有更大彈性。
最後,陶冬表示,全球發生債務危機,對於中國資金出海正是一個機會,因平時那些重要資產,並不會賣給貼著主權基金標籤的資金,唯有對方恐慌、資金鍊要斷,才會歡迎我們的錢。希望中國這次能把握好機會,購買有實際投資價值的資產,而不再單純的購買國債。
(林盈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