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陶冬:救希臘等於救歐洲 不得不救
日期
2011-06-17

啟富達國際新聞中心 2011-06-17 14:34

 

陶冬於今日(17)發表一篇對希臘債務危機的看法。目前市面上普遍揣測希臘危機會像當年雷曼兄弟倒閉那樣,且依CDS信用違約交換的價格顯示,市場有81%的機率認為希臘將違約。但陶冬認為,希臘目前的情勢跟當年雷曼兄弟事件不同,不僅是金融背景不同,還有領導人不同,因此歐洲早晚還是會出手救希臘。

 

此外,若以希臘自身的力量,當然無法解決問題;但歐洲應要避免希臘違約問題發生,因為若希臘倒了,便可能產生骨牌效應,且法國、德國在南歐有大量資產,因此歐洲救希臘其實就是在救自己的銀行並迴避自己的金融風險。

 

陶冬認為目前希臘一定無自救能力,違約可能是早晚問題;歐洲為了自身經濟與歐元穩定不得不出手拯救希臘;另一方面,德國不可能無條件及長久的為希臘買單;各種情勢看來希臘宣佈債務重組、被踢出歐元區,透過貨幣貶值來重整經濟將會是最後出路,但現在當然不能這麼做。

 

以下為陶冬最新文章《希臘不是雷曼的翻版》全文:

 

希臘政局不穩,歐洲領袖在拯救計畫上互不相讓,希臘拯救計畫難產的可能性頗高。CDS的價格顯示,市場認為希臘有81%的概率違約。有人甚至將希臘破產,與當年雷曼兄弟倒閉相提並論,預言歐洲銀行遭到重創,進而在金融領域掀起巨瀾。

 

筆者認為,希臘目前的困境與雷曼倒閉不可同日而語,歐洲大國早晚會救,希臘財政問題未必這麼快就爆。

1)雷曼之所以進入歷史書,不在於它破產了,而是它的破產帶起了一場醞釀已久的危機。雷曼倒閉的突然性、連鎖性和資產缺乏透明度,觸發了信心危機、金融恐慌,資金市場流動性斷流,整個金融體系幾乎陷入“猝死”狀態。當年的高杠杆,今天已經降低了許多;當年盤根錯節的有毒衍生工具,今天基本已經消失,發生類似火燒連營的基礎似乎不復存在。換言之,導火索還存在,但是火藥庫不見了。

 

2)美國前財長保爾森聽任雷曼倒閉,最終要花大得多的成本來平息危機。這個教訓廣為決策人所熟知。歐洲各國利益糾葛嚴重,決策能力低下,但是領導人並不蠢。當危機之火燒到眼前時,相信他們會做出反應,至少將危機爆發的時間延後。而且IMF等國際組織對付危機的應變能力、政治意願和資金實力均大有提高。

 

3)希臘以自己的力量,一定難逃破產命運,但是歐洲大國具有避免希臘即時違約的需要和利益。希臘一倒,市場勢必競猜下一個破產的歐豬,骨牌效應是難免的,而法國德國的銀行在南歐均有大量資產。歐洲大國救希臘,其實是在救自己的銀行,回避自身的金融風險。德國與法國、歐盟與歐央行之間分歧甚深,不過在避免火燒連營上,立場是一致的。

 

4)軟性違約與破產對銀行的衝擊大不相同。歐洲央行堅持一旦軟性債務重組即視為違約,市場上有人將重組與雷曼倒閉劃等號。債權人將到期希臘債續期,在會計處理上與雷曼債的顆粒無收完全不同。另外當年衍生產品缺少透明度,銀行無法評估資產價值,也無法評估對手的信用。希臘債的透明度很高,各銀行的潛在風險是可計算的,也就少了因對手風險帶來的交易停擺。

 

筆者認為,希臘的債務問題既沒有三周前那麼樂觀,也沒有今天這樣悲觀。希臘恐怕沒有能力靠自身之力,從債務絕境中解脫出來,違約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是為著自身的利益和歐元的穩定,歐洲領袖對希臘不得不救,至少要拖到其它歐豬的債務情況有所好轉。長遠來講,德國不可能無條件、無時限地為希臘買單。希臘宣佈債務重組,然後被踢出歐元區,通過貨幣貶值重整經濟,應該是最後的出路,只是這個現在不能做。希臘債務的好壞消息交織和歐元亂波,還會持續很長時間。踩對了點子,倒不失為上落市中的機會。

 

(林盈秀 編輯)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