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富達國際 研究團隊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發佈報告指出,5月期間美國製造業活動指數下降至 53.5,低於4月的60.4,跌幅大於預期,使周三美股大幅下跌;儘管該指數在過去3個月皆呈現走低,但製造業部門指數已連續揚升22個月,顯示在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擴張之後,目前成長勢頭稍挫;韓國五月的PMI指數從4月的51.69降至51.24,觸及2010年11月以來最低,但該指數亦連續七個月在50上方;中國匯豐5月PMI指數降至10個月低點的51.6;匯豐銀行公布台灣5月PMI指數為54.9,低於4月的58.2,下降主因為新訂單成長放緩;各地區的PMI指數皆在50以上,二次衰退仍言之過早,如果增長的速度減緩能使通貨膨脹緩解,對長遠經濟反而是好的影響。
泰國央行於6月1日升息至3%,泰國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達到3%,且泰國失業率為不到1%的極低水準,強勁的內需成長使得價格高漲的商品直接增加的通膨的風險,為了抑制通膨必須升息;不只泰國,新興市場的升息政策在下半年預計仍將持續,由此看來前一陣子短暫回落的油價並未令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擴張明顯減速;而市場上仍舊充沛的資金讓股市可望擁有向上的動能。成熟市場低利率環境今年改變的機率低,尤其是在歐美兩地區經濟成長已減速的情況下,低利率的環境有利於股市表現。另外,原油第三季存在夏季需求強勁與中東局勢未定的兩大利多話題,預期油價的下檔支撐將十分強勁。
第二季全球再度上演歐債和QE2兩大議題衝擊股市回檔的戲碼,而其它利空似乎還要雪上加霜,全球因資金浮濫造成通膨壓力居高不下以及歐洲央行四月升息所引發的臆測,也讓投資人度過了無所適從的五月並使資金暫時從商品市場和股市撤離;但是隨著第二季即將進入尾聲,希臘問題即將取得共識,對於股市的後續發展終於不必再悲觀。近期的景氣放緩有助舒緩通膨壓力,經濟成長步調放緩之後有利股市的多頭形勢更持久,美國QE2即將結束對於市場的衝擊應已被市場所消化,美元已獻出一波先升後貶的演出。
在美國經濟雖放緩但仍持續復甦的預期下,評美國聯準會最快將於今年年底才會調升利率,即使在年底升息,利率亦僅有0.5%,相對過去十年平均值2%仍為極低的水準,也就是說在美國必需維持對他最有利的寬鬆貨幣政策前提下,屆時的升息也僅具象徵意義;而歐洲央行雖已在4月正式升息,但1.25%的利率同樣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值2.5%,雖然德法兩國強勁的經濟成長會促使歐洲比美國早升息,但市場上資金仍然相對寬鬆。
近期有幾個觀察重點,美國政府與國會之間的財政協商、歐洲對希臘貸款的討論結果;此外,為何觀察六月的經濟數據重要?如果主要國家六月的經濟成長仍舊顯示下滑但維持擴張,那麼這個月就極有可能會是不錯的中長期買點,第二季的經濟成長趨緩給了世界一個對通膨喘息的機會,這將會反映在年底的消費旺季上,澳洲國家統計局6月2日公布,澳洲4月零售銷售年升1.1%,較3月的下降0.3%有大幅改善,由此可見消費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謹慎消費後,現在已較有信心進行消費。股市一向是經濟的領先指標,下半年的投資機會也可能在六月就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