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富達國際 研究團隊
昨日美國股市大跌,肇因於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上周五再度調降希臘債信評等,從 BB+ 下修至 B+,並將希臘信評展望評於「負面」。雖然空方在華爾街已經開始初露端倪,但若投資者不陷入恐慌性賣壓,預計美國股市在5月23日當周仍會安然無恙。技術面顯示美國股市面臨的調整壓力在過去幾周正慢慢累積,且隨著美聯儲QE2即將結束,投資者對一般風險變得更加敏感,近期跌勢顯示調整隨時可能展開。目前標普500指數裡公共事業等防禦性股票出現上漲,而科技類股票則出現下跌,市場風險偏好減弱。但分歧的走勢,顯示華爾街目前缺乏方向突破。
在經濟指標方面,美國最近沒有重量級指標將要公布。所以歐洲債務危機方面的消息可能成為主導市場主要因素。昨日就因歐債疑慮造成歐美股市大跌,且由於歐元、大宗商品和股市有很強的相關性,投資者應該持續關注歐元兌美元走勢。如果美元繼續走強,大宗商品和美國股市就可能益加承受壓力;另外,QE2在6月結束,很可能會推動股市、大宗商品和歐元出現下跌;但因為柏南克有言在先,暫時將不會調升利率,且若經濟局勢不如預期,各方也推測美聯儲將推出類似QE3的政策,因此可推測美元不能維持強勢。
市場上有些聲音對於伯南克的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是否達到了預定效果產生懷疑。懷疑者認為這套計劃創造了約70萬個正式工作機會,每一個工作機會的成本約達85萬美元。自QE2實施後,房屋價格下跌,經濟成長減緩,通貨膨脹卻上升。QE2為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由股市至黃金,創造了巨大的新泡沫。同時,對實質經濟,並未有具體貢獻。今日有工作的人口比例其實還下降,為58.4%,去年8月為58.5%。然而,雖然單就衡量創造工作機會的成本來說花費不貲,但是這六千億並非全部拿來創造就業機會,這些大量的流動資金同時也維持了一個長期低利的借貸環境,使得復甦中的經濟得以喘息,而高漲的商品價格只是美元弱勢的反應,全世界要從上一個泡沫破滅後復甦,也需要美國消費的力量,如果美國無法逐漸復元,那全球榮景將更遙不可及,因此,QE2就算現在看來不甚完美,也是必要之惡,就像QE2初推出之時,中國與歐洲國家罵聲連天,但美國為了刺激國內景氣仍必須推行。
希臘總理首次承認,希臘不太可能在2012年利用債市來滿足一般借貸需求,若1,100救助方案的第五批貸款未如期發放,則希臘很可能債務違約,只有在實現基本預算盈餘之後,希臘才能返回債券市場。帕潘德里歐也承認,如果1,100億歐元救助方案中的第五批貸款沒有如期發放,則希臘很可能會債務違約。另外,西班牙執政黨在地方選舉中慘敗,支持率僅為28%,此結果或加重對該國應對債務問題的擔憂。同時示威遊行仍在持續,抗議人士希望推動政治改革並改善高達 20% 的失業率。但危機就是轉機,一旦西班牙政權輪替,新氣象反而可為之後股市帶來榮景。此外,據標準普爾評級公司5月21日發布的一份聲明稱,因認為義大利政府的債務削減計劃面臨的下行風險加大,標普宣布將義大利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這兩週全球股市大跌皆肇因於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不斷測試投資人的信心,但希臘總理已經發聲,如果歐盟不加以援助,事態將會益發嚴重,現在歐洲局勢正在轉折點,全球股市亦然,但往後是向上或是向下,近期應該就能獲得答案。
依日前公佈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4.8,服務業PMI初值為55.4,綜合PMI初值為55.4。經濟學家此前預計,歐元區5月製造業PMI初值為57.5,服務業PMI初值為56.5,綜合PMI初值為57.3。該數據是基於對歐元區逾5,000位私營企業高級幹部所做調查得出,指數高於50表明相關行業活動正在擴張,低於50表明萎縮,而數據顯示製造業的活動仍然在擴張中。估計歐洲將會在歐債危機告一段落之後展開升息。相較於全球其他地區,台灣今年經濟成長超過預期,外資紛紛上修全年經濟成長預估值,最高來到6%。巴克萊資本更預估央行將會以升息因應通膨。但基於目前全球商品市場的回檔,台灣央行升息的壓力或可減輕,此外,升息需要在經濟成長時才可為之,一旦繼續升息,表明經濟成長之勢確立,台股亦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