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2-13 09:22:37
中國11月CPI同比上漲5.1%,再度創下年內新高。盡管中國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以對抗通脹,但此舉主要是從貨幣量的角度入手,其效應釋放的滯后期較長。分析師認為,僅靠提高存款準備金不能有力的控制價格上漲,因此,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仍有望迎來再次的加息。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1%,并創出2008年7月以來的28個月高點。1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1%,亦高於預估的上漲5.2%。
11月CPI超5%
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上漲5.1%,環比上漲1.1%。其中,城市上漲4.9%,農村上漲5.6%;食品價格上漲11.7%,非食品價格上漲1.9%;消費品價格上漲5.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6%。
數據還顯示,1-11月CPI同比增長3.2%,比1-10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從CPI節節走高的狀況來看,年內將CPI控制在3%左右已經很難。
上次數據顯示,中國10月CPI同比上漲4.4%,為年內首次突破4%,并創25個月新高。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0.1%,為CPI漲幅“貢獻”了74%。此次CPI再次新高,食品價格增長亦“功不可沒”。在當前中國CPI統計結構中,食品價格比重約占三分之一
外界此前普遍預計,由於11月上半月食品價格總體上漲,11月的CPI將創出年內新高。接受調查的17位經濟學家對11月CPI的預測中值為4.8%,較10月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4位經濟學家甚至預測11月CPI將達到或超過5%。
11月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原本定於下周一發布。統計局表示,之所以在周六發布數據,是為了縮短統計數據從生產到發布的時間,保持數據發布時間的穩定。
華泰聯合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陳勇表示,CPI肯定是超出預期,市場預期中值是4.7-4.8,歷史上來看環比來看11月都會比12月低一些,這次是超預期,非食品價格上漲也是重要因素,食品類包括蔬菜類的價格已有下降趨勢,現在來看12月不大可能創新高,11月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新高。不確定因素是春節寒冷因素帶給蔬菜等的價格沖擊,但不意味著明年上半年CPI有個緩慢下滑,明年下半年可能會下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指出,11月的CPI漲幅遠超預期,主要還是食品價格推動,貨幣超發以及熱錢流入等使得基礎貨幣投放過多,以及投機等諸多因素,且按以往慣例,從技術面看,12月的CPI還有可能上行,也說明中國通脹壓力仍然很大。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李明亮表示,CPI和PPI高於預期,實際投資增長率沒有太大變化,工業和消費的數據也還都算正常。現在的問題就是通脹。昨天公布的外貿和信貸數據都好於預期。外需穩定的狀況比市場預期的好。所以中國政府未來會集中精力在控制通脹上,預計仍以貨幣政策為主。
加息預期繼續升溫
面對不斷加大的通脹壓力,中國央行周五把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再度上調0.50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后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了18.5%,創25年來新高。這次上調準備金率的決定將於12月20日起生效。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中國央行加息的概率是否減小,現在不得而知。但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因為近幾個月來中國加大了對通脹的打擊力度。
分析師表示,盡管提高存款準備金可以調控熱錢,也能從信心層面上緩解通脹的預期,但通過此舉對抗通脹主要是從貨幣量的角度入手,其效應釋放的滯后期較長,不能像加息一樣可以對抑制物價上漲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而隨著元旦和春節的來臨,食品飲料的消費進入旺季,快速消費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僅靠提高存款準備金不能有力的控制價格上漲,因此,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仍有望迎來再次的加息。
張永軍預計,在中國政府明確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下,不排除會有進一步的收緊舉措。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預測央行是否會繼續加息取決於公布的CPI指數,如果高出4.8%的話,年內有繼續加息的可能,如果CPI只有4.5%,可能就不會加了。不過他強調,“但是我認為,無論CPI數據如何,從縮短政策實施、表明央行堅定地反通脹決心來講,應該繼續加息。”
有分析師指出,中國央行是否會繼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或者加息,要看未來幾個月的CPI走勢。未來如果能夠將CPI控制在5%的國際警戒線以內,央行可能會按兵不動,否則不僅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還會加息。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日在北京召開,明年中國經濟政策的很多基調,將在此次會議上確定。11月CPI超過5%,將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制訂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可以相信,物價走勢和通脹問題將成為本次會議的一個關注焦點。
(岳俊苗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