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1-19 17:37:02
19日歐市盤中,美元指數擴大跌幅,時段歐股開盤表現平平,但市場風險偏好繼續回暖,市場預期愛爾蘭在歐盟的施壓下可能將達成協議整頓銀行業和削減赤字,美元全線回落。而歐元兌美元順勢突破1.37關口,英鎊兌美元觸及1.6080的日內高點,美元兌瑞郎逼近0.99關口支撐,澳元兌美元則重返0.99關口上方。時段市場缺乏歐美經濟數據指引,風險偏好將主導市場。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朝好的方向發展,可能市場焦點會再度轉向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負面影響,屆時美元可能再度承壓。
歐股今天開盤漲跌互現。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0.47%,德國DAX指數上漲0.13%,法國CAC40指數下跌0.08%。稍晚歐美并無重大宏觀經濟數據,市場擔憂中國央行在該時段內宣布再次升息,若猜測屬實,或對高風險貨幣造成打壓。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周五(11月19日)為飽受抨擊的6,000億美元國債購買計劃進行辯護,并稱美國經濟強勁復甦對全球經濟健康而言至關重要。伯南克表示強勁的美國經濟復甦才能帶來強勁的美元走勢。而疲弱的經濟增長、通脹率下滑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讓美國決策者相信,美聯儲需要采取行動。
伯南克還指出,近期美元走軟,大多是反映投資者解除春季歐洲債務危機時所積累的美元避險倉位。許多新興經濟體擔心投資資金流入變動劇烈,可能會使其趨於不穩。伯南克聲稱,部分擁有貿易順差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未能允許貨幣升值,正讓上述問題更加惡化。
美聯儲祭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措施(QE2),激起全球貿易伙伴的憤怒,他們指責美國此舉無異於支持競爭性貨幣貶值。在美國國內,政經高層大都表示,美聯儲此舉播下了未來通脹的種子,打壓美元并干涉到財政當局刺激經濟增長的任務。
另外,市場對中國本周末再度加息的預期不斷升溫,此前中國公布的10月CPI同比上漲4.4%,創出25個月新高,其中食品漲幅達10.1%。嚴峻的物價形勢已迫使中國央行10月啟動三年來首次升息,并采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緊縮銀根措施。
統計顯示,中國的貨幣發行量按M2增長計量的流動性自2009年以來加速擴大,導致2010年的貨幣基礎大幅擴張。因此,近幾個月的通脹上升是流動性過剩的征兆。
風險資產的持有者或許對中國考慮加息一事并不歡迎,但美元多頭卻很樂於聽到這樣的消息。中國央行如果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則意味著: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將放緩,并且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減小,而這其中任何一個結果都對美國經濟沒有好處。
技術面,美元指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走低,隨著歐洲債務危機向好的方向進展,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美元回吐大部分周初漲幅,但指數突破10月高點,其短期底部基本確立,短線或維持區間震蕩,但估計上方80關口阻力較重,8月低點在此附近,短期內較難突破;目前日MACD線升勢趨緩,KDJ指強勢區死叉下行;短線看,指數震蕩回落,指標明顯轉弱,指數跌破78.50短線支撐,后市或面臨進一步調整;關注上方78.50-78.90阻力,下方78-77.60支撐。
北京時間17:02分美元指數報78.25。
(張金棟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