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人近來對全球化的感受應當格外明顯。好不容易在本月初,隨著期中選舉與聯準會二度量化寬鬆政策(QE2)塵埃落定後,暫時喘了一口氣,但隨即又必須緊盯著中國以及在韓國舉行的 G20 會議;無獨有偶的,此時延宕許久的歐債問題,又因愛爾蘭再度浮上檯面。
在通膨增溫的威脅下,市場擔憂中國央行將採取強烈的反 QE2 舉措,引發中國股市周五(12日)大跌。而儘管20國峰會順利落幕,但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各國雖重申互助互惠的共識,但重要的貿易與匯率爭議依然未解。
財金媒體《CNNMoney》專欄作家 Paul R. La Monica 表示,接下來,投資人仍須將眼光望向全球,這場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間的拉鋸戰,將左右投資市場好一陣子。
People's United Wealth Management 投資長 Matt O'Reilly 說,中國的貨幣政策將是關鍵,此外,也須注意葡萄牙、愛爾蘭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
人民幣阻升與美元續貶兩者引發的金融、經濟效應,以及決策者的態度均是關注焦點。
投資機構 Jensen Portfolio 經理 Rob McIver 說,一旦中、美兩國間口水戰過熱,恐怕會導致雙方採取孤立的經濟政策。他強調,設立貿易壁壘等保護主義的作法,長期來看對經濟相當不利。
現在我們只能祈求,爭論將逐漸冷卻,而各國能信守 G20 會議中重申的互惠互助原則。
與此同時,La Monica 提醒,投資人不該因貨幣戰而忽略了全球經濟正在好轉的事實。因為即使是歐洲,今年第 3 季經濟還是出現正成長。
因此,投資機構 Brockhouse Cooper 分析師 Pierre Lapointe 認為,股市近期因經濟情勢波動而有拉回是正常的,但不至於出現再一次重挫。
Lapointe 強調,中國升息與歐債問題值得關注,但不會改變全球經濟成長與股市上揚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