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膨升溫加劇 10月CPI或破4% 中國升息壓力增
日期
2010-11-08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11-08 09:50:51
大陸通膨升溫加劇, 10 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有可能「破4」,令中國加息風聲驟緊。另外,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中國為應對資產價格被推高的風險,加息也是一項考慮的因素。
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後,泛濫的資金將對新興市場構成資產泡沫的風險,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紛紛批評美國「大印鈔票」的行為,有的並已採取收緊貨幣政策的措施來應對。過去幾日,多個經濟體的高官都對美國的貨幣政策提出批評,譬如巴西財長曼特加上周五表示,「大家都希望美國經濟復甦,但只是從直升機上灑美元一點也不好。」巴西則表示,計劃利用「G20峰會」來抱怨美聯儲的二次量化措施。
本周召開「G20 峰會」的東道主韓國,在美聯儲公佈收購 6000 億美元的國債後,該國央行即不斷干預匯市,以抑制本幣升值過快。泰國財長則透露,面對持續湧入的熱錢,地區央行可能聯手干預匯市投機。一些國家則在採取實際行動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比如印度和澳洲上周皆意外加息,而巴西、泰國早就實施資本管制。有鑑於此,外界近期對於中國或在年內再次加息的預期亦因此升溫。
國內因素方面,中國在 9 月 CPI 創出年內新高後,有不少專家預測 10 月 CPI 可能將再次刷新年內紀錄,並有可能突破 4%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向內地《金融時報》表示,根據國家農業部及商務部監測的數據,內地食品價格 10 月以來總體仍處於上漲過程,該行預測 10 月 CPI 同比增幅約為 4.1% ,漲幅將超過 9 月的 3.6% ,再創年內新高。
唐建偉續稱,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需求下降以及正翹尾因素消失等下拉因素的增多,未來兩個月 CPI 將開始逐步回落。不過,未來國際貨幣泛濫和國內流動性充裕、食品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走高、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強等潛在通脹壓力仍將長期存在,使得物價回落的幅度和空間相對有限。
分析指出,基於對通膨上升的預期,中國可能會未雨綢繆而在今年內第二度加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