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升溫,是上週的主旋律。 對此部分新興國家收緊銀根,不過美、歐、日、英央行先後發表鴿派言論,在某種程度上舒緩了市場對近期“退出”的擔心,加上企業面消息多數理想,股市在徘徊中上升,風險資產價格造好。
美元在過去18個月中,與套利交易盤曾呈高度相關性。 不過今年以來,這種相關性有明顯減弱。 筆者認為,隨著美國長期國債利率的上升,套利盤的借貸貨幣中,美元的比例開始下降,日元的比重上升。 這種脫鉤,也許為今後美元與商品、農產品價格一起上升或下跌創造了環境。
本週焦點,中東局勢及美國數據。 週一德國二月IFO,預計57.7 vs 57.3。 週二美國二月消費信心指數料創三年新高,70 vs 65.6。 週三美國二手房交易估因天氣因素而下跌,5250K vs 5280K。 週四美國一月耐用消費品訂單3.0% vs -2.3%;新屋銷售,280K vs 329K。 週五日本一月CPI0.1%vs 0.0%;同日美國第四季度GDP,可能由3.2%上調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