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1-02-18 09:38:43
韋伯退出歐洲央行行長競選讓市場震驚,因為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央行還將做出許多艱難而富有挑戰的決定,行長的個人風格和觀點會在這當中發揮重要作用。繼任者是鷹派還是鴿派,當然會大為不同。
綜合媒體2月18日報導,當韋伯(Axel Weber)上周(2月11日當周)決定退出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長競選時,歐元和債券收益率下滑——明顯反映出關鍵金融市場對歐洲央行行長可能如何制定貨幣政策的看法。
現任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的八年任期將於10月結束,在一些央行觀察人士看來,對於誰將接任的狂熱猜測似乎有些過度。畢竟,歐洲央行的決策流程旨在強調一致意見,限制任何個人的影響。歐洲央行決策由管理委員會制定,該委員會有23位成員:6位執行理事會理事,外加17位成員國央行行長,投票原則是一人一票。
但市場人士認為,如果新行長能言善辯而且博學多識,就有機會塑造歐洲央行的運行方式——尤其是未來幾年,歐洲央行尋求解除史無前例的貨幣寬松措施時,將迎來非同尋常的挑戰。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倫敦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卡羅(Julian Callow)就認同這一說法。他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魅力:“主要問題在於行長會對管理委員會施加多大影響。一些強勢人物可以在管理委員會形成立場時發揮重大作用,從而影響該委員會的集體表決。”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經濟學家尼克•馬修斯(Nick Matthews)認為歐洲央行是一個學院性機構,但有時候政策決定也會歸結於個人魅力和闡述觀點時是否能言善辯。
確定各種經濟時機可能會為行長施加影響提供更多機會。例如,馬修斯認為,特里謝就在歐洲央行2010年出臺充滿爭議的政府債券購買計劃時起到重要作用,而如果掌權者是韋伯——該計劃最為激烈的批評者,央行能否購買政府債券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馬修斯表示,與形勢平穩時期相比,央行行長在危機期間對政策決定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央行往往需要在這種時候做出艱難而又充滿爭議的決定。
沒有理由相信新行長上任后歐洲央行將快速、大范圍調整雇員。歐洲央行內部人士表示,特里謝在八年任期里也只不過是逐步進行了內部人員調整。不過,通過確定研究議題,行長可以影響歐洲央行的思維流程,一般來說,這會幫助指導央行政策方向。
或許更為重要的是,行長還可以塑造歐洲央行與金融市場的交流方式。每次政策會議結束之后,行長都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擔當歐洲央行的主要發言人。
特里謝的前任德伊森貝赫(Wim Duisenberg)就因為交流方式含混不清、信息前后矛盾而遭到批評。部分分析人士甚至認為,歐洲央行誕生前兩年歐元兌美元下跌25%的原因也在於市場缺乏前后一致的信息。
特里謝上臺之前,歐洲央行對交流技巧進行了檢查,特里謝本人也在闡述貨幣政策時采用了更加系統化的語言,包括一些讓市場意識到有具體含意的措辭。
且不說特里謝治下的歐洲央行政策實際效果如何,交流方式的改變或許已經讓人們對其產生更多好感。KBC經濟學家Piet Lammens就表示:“執掌歐洲央行以來,特里謝做出許多改變,歐洲央行的形象也大為改善。市場現在知道央行會作何反應,這非常重要...如果你了解歐元在德伊森貝赫任內的走勢,就能體會到這一點了。”
(劉杰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