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主權債務問題仍會不時對歐元構成打擊,歐元難以在2011年確立趨勢性上揚行情,短期內由於對1月份大幅上揚的調整需求,歐元對美元在1.35下方仍有下跌空間。
年初歐元的走勢與眾多機構在2010年底發布的匯率預測大相徑庭。此前多數機構認為,今年上半年歐洲銀行業需要為大約4000億歐元的債務再融資,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歐洲主權債務憂慮加深,因此歐元在一季度或將繼續貶值。然而,1月上旬至2月初,歐元對美元從1.29下方一路上揚,升值幅度一度高達7%。
分析師認為,歐元本輪的上漲缺乏堅實的基本面支撐,沖高回落是必然的結果,歐元難以在2011年確立趨勢性上揚行情。
對於歐元在年初出乎意料的上揚,市場輿論給出的解釋主要包括:中國購買西班牙國債緩解主權債務危機;葡萄牙國債順利發行緩解避險情緒;美國國債高速增長,美元信譽面臨考驗;歐洲通脹突破警戒水平,歐洲央行可能加息等。然而,仔細分析這些伴隨歐元上漲而出現的論調,不難發現其合理性均有待商榷,自然也無助於預測歐元的未來。
其一,雖然中國表示有意繼續購買西班牙等國債券,但據公開媒體報導,中國購買的規模十分有限,即使將可能購買的希臘、愛爾蘭國債計算在內,也不過一兩百億歐元的規模,這對於再融資規模巨大的歐洲高負債國而言,既不治“本”也不治“標”。
其二,1月初,葡萄牙新債的順利發行的確有助於緩解市場的緊張情緒,但其總計不足13億歐元的發債規模難以對歐元構成有力支撐。而且,就在葡萄牙成功發債的同時,葡萄牙5年期國債CDS在550附近的歷史高位徘徊,葡萄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達到了7%左右的記錄高位,這充分說明市場對葡萄牙并不放心。
其三,美國的國債問題屬於典型的老調重彈,無論是國債的絕對規模還是國債占GDP的比重,美國均遠超歐元區,但這從來都沒有對美元構成實質沖擊。由於主權債務危機對歐元的沉重打擊,美元的國際霸權地位以及美元避險貨幣的功能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大大增強。盡管面對美國政府不斷高速增長的債務,評級公司不得不口頭表示一下憂慮,但和評級公司對歐洲諸國的大舉降級相比,對美國的口頭警告更像是評級公司標榜“客觀公正”的做秀,真正給美國大舉降級的概率微乎其微。
其四,歐洲央行加息預期可能是解釋歐元上漲最無厘頭的理由了。由於歐盟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1月按年率計算的通脹率達到2年多以來的最高值2.4%,連續第2個月超出了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警戒水平,市場輿論隨之熱炒歐洲央行加息預期,并將其作為歐元在1月底、2月初繼續上漲的主要原因。
暫且拋開歐洲央行是否會加息,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將歐洲央行加息看作歐元升值的動力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混亂的推理。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伴隨國際投資者大規模拋售歐元資產,歐元區國家,特別是高負債國債券收益率大漲。希臘、愛爾蘭等國國債收益率更是上漲數百個基點,這說明投資者最為關心的不是能否獲得較高的利息回報,而是能否保證本金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歐洲央行的加息會迅速吸引大規模的資金流向歐元區是非常不現實的。
此外,根據最新數據,歐盟27國失業率連續11個月維持在9.6%的高位,而歐元區失業率則高達10%。在經濟狀況如此不佳的情況下,歐洲央行即使加息也不可能幅度很大,25個基點是其可以承受的極限,這種幅度的加息根本不可能有效增大歐美之間的利差,同時卻可以通過提高歐元區基準利率的方式加大希臘、葡萄牙等高負債國的融資成本,進而加大經濟復甦的難度。可以說歐洲央行加息無論從哪個角度理解對歐元都難言利好,但是歐元卻在加息預期的炒作聲中對美元一舉突破了1.38。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歐元本輪的上漲缺乏堅實的基本面支撐,沖高回落是必然的結果。
綜上所述,年初歐元上漲的基礎十分脆弱,近日伴隨2月初標準普爾調降愛爾蘭評級,以及歐洲央行維持1%基準利率不變的聲明而大幅下跌也就不足為怪了。分析師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主權債務問題仍會不時對歐元構成打擊,歐元難以在2011年確立趨勢性上揚行情,短期內由於對1月份大幅上揚的調整需求,歐元對美元在1.35下方仍有下跌空間。
(岳俊苗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