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1-02-09 15:11:17
通脹恐慌在新興市場蔓延,促使中國央行四個月以來第三次加息。期間人們擔心,一場威脅全國小麥收成的乾旱將給全球食品價格帶來新的壓力。新興市場央行進一步加息受到普遍期待。這種預期再加上大量資金逃離美國、歐洲和日本的低利率,正對新興市場貨幣造成升值壓力。
綜合媒體2月9日報導,春節爆竹聲仍在此起彼伏,中國央行2月8日宣布上調利率0.25個百分點。這不過是新興市場的最新一次加息。數個新興市場正在部署一系列政策,抗擊食品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經濟增長即將超過產能造成的通貨膨脹。
在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政府2月8日公布的報告顯示通貨膨脹正在加劇,讓市場預期巴西央行即將上調已達11.25%的隔夜利率。
很少有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脹問題是處於牢牢的控制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主席利普斯基(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近日表示,很多新興經濟體的剩余產能正在耗盡,但它們多數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仍舊是擴張性的。他說,解決辦法很清楚,大家都將需要收緊貨幣政策,減少財政刺激,并繼續進行結構性改革。
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在增強
與新興市場截然相反的是,盡管大宗商品價格正在上漲,美國通貨膨脹卻保持在低水平,低於美聯儲(Federal Reserve)2%的非正式目標。但由於美國增長前景的改善,以及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蔓延至其他商品和服務的風險,債券市場的長期利率已經走高,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也在增強。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2月8日達到3.721%,為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密切關注各聯儲銀行行長最新言論的期貨市場的行情顯示,它對2010年12月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概率已經接近100%,而一個星期以前的概率還只有25%。自08年12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將短期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而且旨在壓低長期利率的6,000億美元債券購買行動也還沒有結束。
英國的通脹率在上升,而歐洲物價的加劇上漲現在已經超過央行的目標。但美國的通脹率在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依舊低於美聯儲的非正式目標,部分原因是企業還沒有能夠將成本的上漲轉嫁出去,也因為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壓低了工資水平。雖然一些人將2月4日美國勞工部顯示1月份工資突增0.4%的報告視為一個危險信息,但美聯儲和很多民間預測人士認為,在失業率仍舊很高的時候,工資與物價不太可能出現令人揪心的上漲。
新興市場貨幣面臨升值壓力
新興市場央行的進一步加息受到普遍期待。這種預期再加上大量資金逃離美國、歐洲和日本的低利率,正在從一個方面對新興市場貨幣造成升值壓力。好幾種貨幣的匯率已經達到多年以來的最高點。韓國和馬來西亞有關部門最近曾干預外匯市場,以減緩本幣的升值速度。
通脹擔憂在2月8日加劇,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說,占據中國小麥產量三分之二的五個省份遭遇的乾旱,正在給2011年的收成帶來危險。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在8日激增至新的30個月高點,因投資者擔心全球供應會進一步收緊。芝加哥當期小麥期貨合約價格上漲1.8%至每蒲式耳8.7425美元,較上年同期上漲81.3%。
在巴西,公交車費和食品價格上漲推高了1月份的通脹率。政府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主要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99%,遠高於官方為2011年年底設定的目標4.5%。數據還進一步加強了巴西央行上調隔夜利率的壓力。這一利率已經高達11.25%。
中國央行二季度或將再次加息
中國央行2月8日晚間宣布,將上調基準存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當天是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很多企業準備2月9日營業。央行稱,從2月9日起將一年期貸款利率從5.81%上調至6.06%,一年期存款利率從2.75%上調至3%。
匯豐(HSBC)亞洲經濟研究部門聯席主管屈宏斌說,他預計第二季度底前,中國會再次加息0.25個百分點,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少”再上調1.5個百分點。倫敦Monument Securities的分析師奧斯特瓦德(Marc Ostwald)說,雖然加息可能會讓人們產生暫時的緊張不安,認為中國和其它新興經濟體的增速將放緩,但這些經濟體的基本增長勢頭仍十分強勁。他說,雖然股市可能仍會調整,但在某個階段很多投資者會意識到,他們擔心新興市場資產會因緊縮政策而發生的最壞情況并沒有成為現實。
到目前為止,緊縮政策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影響并不大。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的經濟增速為10.3%。不過有跡象表明,中國近來狂熱的經濟增長開始有所減緩。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估計,即使在央行進一步收緊信貸的情況下,2011年中國仍將實現經濟增長9.2%,表現將依舊出色。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經濟學家最近提醒說,去年12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4.6%,今年1月CPI可能會超過5%,主要因為食品和房屋價格上漲的帶動。一些分析人士預計,2011年上半年中國CPI同比可能會上升6%。
中國政府并不愿意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因此中國央行主要依靠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這兩個工具應對通脹。人民幣大幅升值將會造成經濟急剎車,降低進口商品的價格,進而抑制通脹。自去年初開始,中國已七次上調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準備金率達到19%。預計未來數月內還會繼續上調準備金率。
相比其它一些新興經濟體,中國對市場的依賴較少,所以中國央行調節利率所產生的影響往往不如其它大型新興市場利率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大。一些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說,中國政府過於依賴自身能力來調控銀行業。
利率在中國的確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問題學者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利率是顯示中國政府意愿的重要信號,但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特別是在目前經通脹因素調整后的貸款利率如此之低的情況下。他說,這是因為大部分貸款是面向大型國有企業的,而這些企業對利率變化不是特別敏感,小企業反正從銀行里也拿不到多少貸款。
盡管美國、歐洲、巴西及其它國家和地區都敦促中國加速人民幣的升值步伐,但中國官員并不愿意這么做。中國官員擔心人民幣升值過快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出口業,造成經濟不穩定。自2010年6月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升值約3.5%。
(龔山美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