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1-02-01 10:10:09
埃及示威衝突持續,對經濟的影響開始浮現。埃及不少商業交易都以互聯網進行,政府「鎖網」使不少經濟活動癱瘓,全國最大港口亞歷山大港的抵港貨櫃已滯留數日。外界亦擔心,掌握世界航運命脈的蘇伊士運河會一旦受到影響,將阻礙到石油運輸,倫敦布蘭特期油亦因此在香港時間凌晨升穿 100 美元大關。有專家更指,埃及局勢或觸發新一波「石油震盪」,恐拖慢全球經濟增長。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埃及雖然不是產油國家,但國內的蘇伊士運河是貫通歐、亞、非 3 大洲的航運要道,每天有大量石油從中東取道埃及運往歐美。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表示,埃及政治危機若進一步升級,或導致石油短缺危機。
1979 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令全球受「石油震盪」衝擊,油價勁升 1 倍至每桶近 150 美元。受埃及騷亂影響,市場擔心蘇伊士運河的石油運輸受阻,刺激油價上升, 3 月份布蘭特原油升穿 100 美元一桶,自 2008 年 10 月以來首次破百。
國際能源機構 (IEA) 表示,北非和中東地區局勢不穩,成為石油市場的主要變數。分析稱,突尼斯和埃及的「革命浪潮」,或蔓延至其他資源豐富的國家甚至波斯灣地區。 OPEC 表示,目前市場的石油供應仍然充足,但 OPEC 已作好準備,埃及局勢一旦惡化,將增加石油供應。
美國能源部估計,每天約有 100 萬桶原油和油產品沿蘇伊士運河北上。分析稱,若取道埃及的石油運輸中斷,歐洲的石油供應和全球油價將大受影響。
丹麥船運及石油公司馬士其集團昨日表示,鑑於埃及局勢不穩,決定暫停當地業務。有船運業人士稱,蘇伊士運河仍在運作,但由於埃及政府中斷網絡通訊,拖慢貨櫃裝卸速度,航運或會受阻。
另一方面,埃及政府至今仍封鎖互聯網,使經濟活動癱瘓,各種食品價格飆升。在阿歷山大港一個市場,洋蔥價格由每公斤 25 美分 (約 1.95 港元) 升至約 60 美分 (約 4.68 港元) 。
根據埃及央行數據,截止上月底,政府擁有 360 億美元外匯儲備;去年 10 月底為止,在商業銀行也有 210 億美元額外資產,顯示埃及政府在帳面上並沒有即時償付危機,但有銀行業人士指出,如果埃及動盪局勢再持續數周,資金繼續流出,埃及政府的備急資金將會用罄,屆時情況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