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什麼時候才會知道市場已由多頭變成了泡沫呢?或許,當電視上已經開始出現節目專題討論時,就是該小心的時候了!
而現在市場上到處都在討論黃金,甚至連美國脫口秀節目都開始大開有關黃金的玩笑了,黃金現在每盎司已經站穩了 1400 美元大關,這 5 年來足足上漲超過 500 美元,年化報酬率高達 23%,比投資債券、股票都賺。
每當市場出現危機時,投資人總是會轉往黃金,而對美國人來說,近來市場上有三大陰影籠罩:美元弱勢、政治氣氛詭譎、預算赤字不斷飆高。
在經過科技和房產兩大泡沫後,許多美國投資人都想尋求擁有永恆、具內在價值的投資標的,黃金就是這個夢想的標的。
去年的這個時候,知名財經網站《CNNMoney.com》就呼籲投資人應該要注意泡沫的現象,該網站認為,儘管短期內金價還有可能攀高,但是卻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
但金價至今仍高居不下,《CNNMoney.com》認為,這點出了另一件事實—投資人少能看出泡沫的現象,特別是在初期階段,且泡沫往往可以醞釀數年,科技泡沫在被戳破之前至少持續了 5 年,房產泡沫則花了 6 年時間才破滅。
《CNNMoney.com》仍堅持黃金正在醞釀泡沫的看法,以三個觀點支撐他們的看法。
■黃金保值?但若通膨失控、經濟末日未至 要黃金何用
黃金傳統上被視為抵抗通膨的避險工具,黃金多頭論者認為美國聯準會不斷印鈔,最終將會導致物價失控飆漲,正是他們投資黃金的理由。因為他們認為,黃金能夠維持購買力 (purchasing power),不是各國央行要製造就能製造的,這也就是為何當過去 80 年代初期,美國通膨飆漲至雙位數時,金價也同樣飛增,還能報以投資人豐厚的報酬。
但是,現在美國經濟卻不見任何通膨將高升的現象,雖然聯準會不斷印鈔,期望注入資金活水,但在銀行仍銀根緊縮下,實際上注資的效果有限。
也因此美國現在的通膨率僅僅 1.2%,而債券市場一直是觀察通膨甚至通縮的指標,但現在 10 年國庫券的利率僅為 3%,要是債券投資者已經預見了美國將來會有高通膨,他們怎麼可能接受如此低的殖利率呢?
當然,或許債券投資者看錯方向了,黃金投資者才是對的,也或言,「買債券是為了防禦短期通縮的現象,買黃金則是能儲存價值,以防通膨最終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