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槍和鈔票:衍生品花花世界中的已知與未知》作者Satyajit Das表示,歐債危機威脅到全球經濟復甦,若問題持續,首先受到影響的是中國,其實美國,金融市場亦將被嚴重擾亂。
綜合媒體1月12日報導,《交易員、槍和鈔票:衍生品花花世界中的已知與未知》("Traders, Guns & Money: Knowns and Unknowns in the Dazzling World of Derivatives")一書作者Satyajit Das指出,歐債問題可能最終以拖累中國經濟、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導致萌芽中的美國經濟復甦脫軌而告終。
Das稱,北美和亞洲一直是歐債危機的旁觀者,但隨目前歐債危機威脅到全球經濟復甦,相關擔憂日益明顯。
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其經濟狀況對中國維持兩位數經濟增速至關重要。Das指出,歐洲經濟增長的任何放緩都將影響到中國。此外中國也是歐洲主權債券的主要持有者,如果歐債問題持續,中國必將遭受相應損失。此前中方承諾將支持歐元區政府在國際市場的融資需求,這符合中國的利益,亦符合大宗商品出口國的利益,對歐洲而言,則將擺脫困境。
Das稱,中國經濟放緩將從價和量雙方面影響大宗商品市場,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口國亦將受到影響。澳央行近日公布的2010年12月7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其對歐債問題的擔憂已然加劇,而澳大利亞是全球經濟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
對於成立財政聯盟或歐元區捆綁推出歐債(E-bond),Das認為可能性都不大,但他表示若兩項措施都不采取,歐元區一個或多個成員發生違約 概率將非常之高。Das稱,如果歐洲不同意成立財政聯盟或提供持續的支持,那么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時面臨的壓力可能達到臨界點,最終結局可能是債務違約或重組。
Das推測若沒有有效的解決之道,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現有的針對希臘和愛爾蘭的救助計劃將被暫停,政府將宣布延期還債,至少部分債務違約和強制減記,隨后歐洲內部將爆發違約國多米諾骨牌效應。若此,德國、法國、甚至英國終將向銀行注入資本和流動性以確保其償付能力,這些富裕國家不得不拿出錢來對它們的銀行(而不是對其他國家)進行再注資。
Das表示,歐債問題持續(特別是主權債重組或違約問題)將嚴重擾亂金融市場。銀行業的相關損失將引發市場對銀行(特別是歐洲銀行)償付能力的擔憂。若2008年9月和2010年4/5月的情形再現,貨幣市場可能出現停頓,因對合約履行能力的信任消失,后續將影響到實體經濟,破壞脆弱的復甦。
而歐元一旦發生分裂(例如違約國退出或歐元機制改變)將導致匯率的大跌,隨后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這些國家的債券持有人。
有鑒於此,資金將轉向較為安全的美元,而這將對萌芽中的美國經濟復甦造成打擊。加之現有的全球失衡問題,或誘發美國進一步打壓美元,推出新一輪定量寬松,從而引發通脹醞釀不穩定因素,大規模資本流入新興市場。
隨后,貿易保護主義、全面匯率和貿易戰爆發風險將上升。同時,歐元瓦解不利德國,德國經濟表現一直較為強勁。恢復德國馬克,或更實際的,恢復一個沒有外圍國家的歐元,可能引發匯率大幅升值,削弱德國出口競爭力。
(邵寧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