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GDP的膨脹與幸福感的喪失
日期
2010-08-18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08-18 16:34:07

中國GDP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但是,GDP的增長卻沒有給普通民眾帶來現實利益,反而由於過分追求GDP,造成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貧富差距也越拉越大,普通民眾正在喪失幸福感。在GDP增長的同時,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享受到改革所帶來的成果,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夠崛起,才是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真正標志。

日本政府16日首次公開承認,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已經被中國超越,中國正式登上日本雄踞40多年的世界第二位置。這對不少渴望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國人來說,自是盛事一樁。成績面前,保持理智殊為不易。那么,究竟該如何看待中國GDP超越日本呢?

先不說別的,光中國GDP數據能否值得信任就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近年來,民眾對統計數據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從GDP、CPI到房價、工資水平……凡是統計局發布的數字,基本上被質疑了個遍。“統計統計,三分統計、七分估計”、“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等戲謔語言形象地體現了民眾對統計的認識。

至於對GDP的質疑,目前主要集中在造假和虛報上。這一點在中央和地方每每出現的GDP數字打架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已公布數據的29個省(區、市)的GDP之和超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數據達8,000億元之巨。一個在國內都難以得到認同GDP數據,又怎能用它去超越日本呢?

有人會說,為什么日本GDP是世界第二時,可以被稱為世界第二強國,而中國就不行呢?這要看GDP是由什么構成的,不能光看GDP的數量,關鍵要看它的質量。

日本的GDP構成主要是什么?汽車工業、電子工業、機械工業等優勢產業,奠定了其在世界上第二強國的地位。而中國的GDP呢?過分依賴房地產和低端產品出口,經濟增長的動力還是主要靠政府投資。這么多投資砸下去,除了浪費和制造一些無用的GDP外,就是催生了大量泡沫。

更何況,中國過分追求GDP,粗放的增長模式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的泛濫。前不久,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數據表明,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對此,國家能源局馬上予以否認,但并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數據。能源消耗已經與美國難分伯仲了,而GDP卻只有美國的1/3,這意味著中國的單位GDP能耗約為美國的3倍。這樣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中國的資源、環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剛剛發生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也是GDP至上帶來的惡果之一。舟曲處於甘肅的南部,曾有“隴上江南”之稱。當地文獻記載,50年代縣境森林覆蓋面大,山清水秀、生態平衡。然而,從“隴上江南”到泥石流多發地,其間不過40年的時間,當地采伐森林累計189.75萬畝,“貢獻”了上百億立方的木材,植被嚴重破壞。與此同時,2000年后,當地陸續開發搞水電工程,僅舟曲縣白龍江就規劃了七個,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過度的開發遭到了自然的瘋狂報復,1,000多個生命被泥石流無情吞噬。

另外,GDP增長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同樣巨大。從野蠻拆遷到礦難頻發,中國的GDP里凝聚了太多的血和淚。同時貧富懸殊、腐敗嚴重、社會不公等現象越來越突出,普通民眾開始喪失幸福感。可以看到,伴隨著中國經濟狂飆突進的是:一小部分人,開始占有越來越多的改革成果,無論是民眾所言的權貴資本、官商集團;還是執政黨所指出的特殊利益集團、部門利益集團等,都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頑疾。

中國GDP世界第二了,但中國離強國,中國人離“強國民”其實還有不少距離。如何突破利益集團的阻礙,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進,推進法治建設、社會公平,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夠享受到改革所帶來的成果,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夠崛起,才是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真正標志。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