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特里謝如果暗示歐元區與美國的貨幣政策之間存在差異,則可能使美元更為承壓,歐元兌美元短期可能達到1.35或1.40美元。
綜合媒體8月5日報導,在近期美國一系列經濟數據令人失望而歐元區數據卻好於預期的情況下,美元已承壓。如果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在5日的月度貨幣政策會議上暗示央行將朝著收緊貨幣政策的方向前進,則美元就可能進一步下跌。而與此相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據稱正在考慮采取措施,為增長遲緩的美國經濟注入強心劑。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駐倫敦的通脹經濟學部門主管Luigi Speranza認為,雖然歐元區的經濟復甦仍處於萌芽階段,且全球經濟復甦依然緩慢,從而意味著特里謝不太可能在此次會議上宣布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具體時間,但特里謝很可能暗示歐洲央行仍堅定致力於逐步退出非常規貨幣刺激措施,從而與Fed傳遞出的信息形成鮮明對比。
據報導,Fed正考慮是否用所持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到期時獲得的現金買進新的抵押貸款證券或美國國債,從而在實際上延緩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時間,而不是按照外界原本預計的那樣在未來數月逐漸削減資產規模。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駐倫敦的外匯部門首席投資長Jonathon Griggs稱,外界對Fed的看法發生了非常迅速的轉變,這一始料未及的情況使得美元的短線前景變得黯淡。Griggs稱,投資者現在已不再關注Fed何時會為收緊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邁出第一步,他們現在想知道的只是Fed何時會重啟定量寬松措施。
針對歐元區國家的財政援助方案、歐元區國債拍賣獲得的良好市場反響以及歐洲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都有助於緩解投資者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擔憂。Griggs稱,受負面消息的影響,市場一直在大舉作空歐元;隨著歐元從6月初觸及的四年低點1.1876美元大幅反彈,并在4日后市觸及1.3135美元,看跌歐元的觀點受到了嚴峻考驗。
Griggs認為,盡管人們對歐元區的看法有所好轉,但導致歐元回升的75%的因素幾乎都與美元有關,而非歐元自身的原因。近來的美國經濟數據,特別是消費支出、住房以及就業等關鍵數據,都在表明美國經濟明顯放緩。
Griggs還表示,歐洲國家的財政緊縮措施必然會制約經濟增長,所以從長期看,歐元區也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前景,因此特里謝這次不太可能宣布歐洲央行的國債購買措施出現重大變動,當然也不會調整關鍵利率。但至少在緩解投資者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擔憂方面,歐洲央行的官員們會感到更有底氣,從而給歐元兌美元帶來更多上行空間,短期內或許可以達到1.35或1.40美元。
北京時間10:20,歐元兌美元報1.3147美元。
(徐明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