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兌美元將貶值至1∶1”,甚至“歐元將逐步消失”,這樣的論斷還言猶在耳。然而,僅僅一兩個月的時間,歐元兌美元匯率已突破1.3000美元的整數關口。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前景尤顯撲朔迷離的狀態下,歐元的反彈究竟是起死回生?還是曇花一現?
歐元仍將震蕩上行
受到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等因素影響,7月27日,美元兌其他西方主要貨幣匯率漲跌互見,歐元兌美元繼續走強,盤中一度漲至1.3047美元。到當天尾市,紐約匯市1歐元兌美元漲至1.2992美元,高於前一個交易日的1.2989美元。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沖擊下,歐元兌美元從1月4日的1.4389美元下跌至6月8日的1.1942美元,5個月的時間內歐元兌美元貶值幅度超過20%。如果說歐元的貶值速度超出人們的想象,那么歐元的反彈同樣可以形容為迅捷。從6月8日到7月27日,歐元兌美元匯率從1.1942美元反彈至1.3047美元,升值幅度達到7.5%左右。
“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再度面臨下行風險,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速均將放緩,這已經成為全球宏觀經濟的主基調,也是造成美元受壓貶值的大環境。”一位銀行研究員指出,“然而歐洲經濟依然是全球經濟最脆弱的地區,經濟增速仍要慢於美國。短期內,歐元兌美元匯率將在1.3000美元關口附近震蕩,預計年內仍將延續震蕩微漲的趨勢。”
匯豐銀行全球經濟策略主管David Bloom指出,人們對歐元區走向崩潰的想法過於興奮,卻忘了美國也有一系列自身的問題。他預測歐元兌美元在今年年底的價格將在1.3500美元水平。
經濟數據左右歐元
當前,在歐美兩大經濟體均處於疲弱的狀態下,雙方不斷交替出爐的各項經濟數據成了左右匯率市場的主導因素。自從6月份開始,美國公布的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扭轉了市場的關注焦點,并取代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成為市場情緒的制造者。
近幾日,歐元區及英國公布的經濟數據的樂觀表現正是歐元上漲的最大推手。德國市場研究機構GfK發布的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升至3.9;7月份數據被向上修正至3.6,初步數據為3.5。經濟學家預計德國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3.5。此外,英國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月度配售調查報告顯示,7月份英國零售指數從6月份的-5攀升至+33,達到2007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遠遠高於上周市場普遍預計的+8。
“當前,全球經濟并沒有出現新的增長點,歐元或美元都沒有堅強的基本面作支撐,因此一旦一方的經濟數據稍強於對方,匯率走勢也會隨著變動。”上述研究員指出,“而當前投資者的觀望情緒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歐元兌美元的徘徊局面。”
漲勢可能無法持久
“從全球經濟復甦的整體趨勢而言,歐元兌美元的反彈之勢可能無法長久持續,2011年開始歐元或將再現貶值態勢。”上述研究員表示。
富國銀行外匯策略分析師Vassili Serebriakov認為,此次歐元回升的主要積極作用在於高於期望值的歐洲經濟回暖以及風險偏好情緒的回升。不過,他預計歐元還將在長期內走弱,在12個月內跌至1.18美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盡管壓力測試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歐洲銀行業的透明度,但是測試結果并沒有大幅提振市場信心,歐元要想突破阻力擴大反彈態勢絕非易事,未來仍然面臨下行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今年歐元區銀行貸款將有8770億歐元到期,2011年則有7710億歐元、2012年將有7140億歐元。然而,歐洲的銀行已經難以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而銀行間拆借也愈顯艱困,這將對歐洲未來一兩年的經濟造成壓力,并壓制歐元走勢。
上述研究員繼而表示:“盡管近期歐元區強於美國的經濟數據支撐了歐元的上漲,但是歐元基本面的支撐依然不足。而且,從明年開始,歐元區各國將陸續實施緊縮財政政策,這也將使得歐元在一定程度上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