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文章分享】看透人心的溝通力
日期
2010-10-14
WMA財富管理顧問課程
WMA (Wealth Management Advisor)
【運用邏輯架構與資訊分析,提供解決方案】
啟富達國際  管理團隊
 
 【文章分享】看透人心的溝通力
資料來源:【網路文章】2010 / 10/ 14 文/賀先蕙 商業周刊1173
 
為什麼當語言與肢體動作不一致時,55%的人相信肢體動作,只有7%相信語言?因為非語言訊號比口說訊息更真實、更有影響力。兩位國際大師教你運用非語言溝通的3大原則,為成功加倍!
 
電影《賭王之王》的最後一場關鍵牌局,主角麥特‧戴蒙(Matt Damon)正舉棋不定,考慮是否下注。但當他看到對手拿起手邊的餅乾,轉了一下,放進口中,他立刻把手中籌碼收了回來。

他看到了什麼?


原來,他看懂了對方的肢體語言:上一場牌局,對手拿起餅乾「轉了一下,又放了回去」,代表心虛,因為手裡沒好牌。現在,對手卻將餅乾「放進口中」,代表心情輕鬆,情況反轉。


因為破解了對手的肢體語言,電影中的麥特‧戴蒙當晚拿下關鍵一勝,救了自己一命。


新顯學:非語言溝通 

可信度更高,準確掌握心理和行為

語言,一定要口說嗎?


麻省理工學院(MIT)人體互動實驗室主持人潘特蘭(Alex Pentland)研究證實,人際互動時,肢體會散發出「誠實訊號」(honest signals),其可靠度遠勝過語言所表達的訊息。


也就是說,人們透過手勢、站姿、笑容、音調等九大非語言訊號,所透露出來的資訊,往往比口說的訊息更正確。因為,肢體不容易說謊,也因此被潘特蘭稱為「誠實訊號」。


○○九年,「誠實訊號」被《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評選為年度「突破性概念」。潘特蘭的研究更顯示,以數位探測設備,可以透過非語言訊息,準確預測人的行為。


不止如此,人類在接收到語言和肢體不一致的訊息時,多半會選擇相信眼睛所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亞伯特‧馬雷邊(Albert Mehrabian)的實驗發現,當人們溝通的語言內容,和音調、肢體動作不一致時,五五%的人會選擇相信肢體動作、三八%的人相信聲調,只有七%的人相信自己聽到的語句。也就是說,非語言溝通和肢體訊息,對我們的影響力遠大於語言。
 
過去一年,「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成為顯學。

曾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探員二十五年的喬‧納瓦羅(Joe Navarro),因教授人們透過非語言方式解讀人心,成為暢銷書作者,他也連續三年受哈佛商學院的邀請,講授非語言溝通與社會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的課程,成為國際級的讀心術大師。

在美國,他的著作《FBI教你讀心術》,登上亞馬遜網路書店個人類第一名暢銷書;在台灣,該書也是九年博客來網路書店第一名,繼該書後,台灣市面上陸續出現逾十本「讀心」的書籍。


為什麼這曾在六年代流行過的非語言溝通術,又翻身成為顯學?金融海嘯後,世事變化更快,也更難測,「能夠準確讀懂非語言溝通的力量,是你能夠比其他人更早接受到許多訊息,」納瓦羅接受本刊獨家訪問時強調。


「在工作上或者家庭裡、社會上,都不能低估肢體語言的重要,」卡內基訓練中心總經理黑幼龍也分享,他曾看過某些公司總能發揮團隊合作,追根究柢才發現,這家公司開會時,會要求當一個部門發言時,其他部門的人的眼睛都專注的看著發言者,以點頭、表情給他支持,「這個部門的人就會感覺自己得到配合,以後也會樂於配合別人,」無形中,企業文化因為這個小小的非語言訊號而被塑造起來。


非語言訊號的影響力,遠大於語言。我們如何解讀這些訊號,提升溝通效率,讓自己從優秀變成卓越?


《商業周刊》獨家專訪兩大國際重量級「非語言溝通大師」——納瓦羅與潘特蘭,整理出掌握職場讀心術的三大原則。其中,納瓦羅更大方分享他尚未在台出版的新書《Louder than Words》的內容。
 
原則一:誠實法則 
真心相信自己所說,別人也會相信

納瓦羅強調,在眾多的非語言訊息中,我們所散發的態度是關鍵,「態度常透過非語言溝通展現出來,你有多關心?你是否尊敬的聆聽?是否盡快採取行動或者表現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有人走向你時,你會微笑以待還是忽視他們?這些都是非語言溝通,」納瓦羅分析。

為什麼態度最重要?因為讀心術事實上是透過觀察對方的「非語言」訊息,包括笑容、雙腳的站姿、手勢等,來解讀對方。而這些訊息常常是誠實無欺的,因為我們的肢體動作是由大腦的腦緣系統直接控制(包括杏仁核與海馬迴等部分),是我們對周遭環境做出與求生有關的立即性反射動作。


這些動作不同於邏輯思考下所說出的語言,它們真實而且難以假裝或被掩蓋!


舉例來說,當看到令你緊張的情境時,第一個反應一定是改變雙腳的站姿,做好隨時要「落跑」的準備。這就是肢體的誠實,它說出了你緊張的情緒。也因為這樣,透過肢體等「非語言」工具的輔助,我們可以觀察到對方真實的情緒反應。


正因為非語言訊息很誠實,它也成為從遠古演化下來,人類賴以做出決策的重要判斷指標。潘特蘭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在人跟人的面對面互動中,我們許多重大決定的關鍵影響因素,並非語言,而是肢體,當我們不自覺的模仿對方的行為時,代表我們真心接受對方的意見,並且做出決定。「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是,人與人之間訊號的往來是我們生活中決定重要決策的關鍵因素,」潘特蘭分析。


潘特蘭舉例,多年前他曾在印度一個研究機構擔任董事,董事中有許多有魅力的領導人。經過長久的觀察,他發現,這些深具魅力的領導人表達自己想法的方法,比他們的話語本身還來得更重要。
 
「我很驚訝的發現,即使他們所說的內容不合理,但透過良好的表達方式,他們還是可以讓人們徹底折服。所以我開始很有興趣了解這些『有魅力』的人的特色。我發現他們通常都打從心底的相信自己所說的內容,」潘特蘭說。

由於這些魅力型領袖深切相信自己所傳遞的訊息、所扮演的角色,相信自己是對的,「以至於他們的肢體訊號讓別人相信他們,」潘特蘭分析,「如果你真的真心相信這樣的角色,你的肢體自然而然會散發出類似的訊號,」他強調。


所以,如果你想要學會讀心術、散發出正向的非語言訊息,那麼毫無懷疑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由心而發的,熱中服務、關心別人、願意付出的正向態度。


原則二:鏡子法則 

模仿對方動作,說服力增二

當我們開始欣賞對方的談話、喜歡當下的情境時,我們會不自覺的模仿對方的點頭和舉動,這就叫作「鏡子法則」。研究顯示,在推銷上善用這個法則,可以讓你的成效改善二%!


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一項實驗,研究人員嘗試說服學生在校園中隨身攜帶學生證,他們使用不同的三分鐘宣導短片。其中一種是傳統式的,另一種則是短片中的動畫人物會與觀看者互動,例如觀者頭往右邊偏,那麼四秒鐘後,動畫人物會模仿相同的動作。結果顯示,有模仿、使用「鏡子原則」這一組的說服成效比另一組高出二%。


另一個研究則是把「鏡子原則」使用在薪酬談判上。潘特蘭和他的團隊用監測儀器觀察一群即將加入新公司、正與主管在談判薪酬的員工,他發現,新員工若在談判中,無意識的自動自發開始模仿對方的舉動,整體薪酬的組合會比沒有模仿動作的高出三分之一。「有很強模仿效果的談判,會讓主管與新員工都強烈覺得彼此非常合作,避免尖銳的意見分歧,」潘特蘭分析。
 
「鏡子原則」很神奇嗎?潘特蘭強調,這種效應最有效的發揮,一定要在雙方發自內心、自動自發的狀況下。那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製造出這樣的鏡子效應嗎?答案是可以的。「重要的是有同理心。試著了解對方,試圖多與對方溝通。如果你打從心底這麼做,你一定會很自然的模仿對方的舉動,」潘特蘭說。

在納瓦羅的職場競爭力新書中,他也強調如何利用話語上的類似原理,來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舉例來說,如果對方跟你說,「我『孩子』如何如何……,」那麼你就不要說「你『小孩』如何如何……,」只要嘗試著跟對方使用一樣的字語,就可以增加親切感。


就是這麼簡單,把剛剛提到的第一項原則,加在第二項原則上,從心出發,說服自己真誠喜歡、真心關心眼前的情境,對方微笑、你也微笑,就可以增加自己的銷售和談判的成功率。


原則三:舒適/不舒適法則 

營造體貼的環境,易使對方埋單

所有非語言訊號的判讀,一定都要從對方舒服或不舒服出發,這樣可以幫助你更清楚的判斷情境。「非常簡單,它是這樣運作的:當你發現一個舉動,問問你自己,『這是代表舒適或者不舒適?』」納瓦羅說。


當你發現對方的肢體顯得「不舒適」,包括身體和腳都遠離你,肢體和動作都感覺僵硬,嘴巴沒有笑意,就代表著對方可能正處於緊張、壓力、不開心的狀態。


換另個角度來說,我們也可藉由操作這個「舒適/不舒適」法則,達到我們預設的目的。例如在談判的情境裡,如果想要恫嚇或壓制對方,可以預先設計出「不舒適」的空間,例如擁擠狹小的談判場所等,來達成目的。


在銷售的情境裡,則是務必要製造讓對方感到舒服、放鬆的氣氛,「當人們的心裡上舒服時,會想要花比較多時間跟你在一起、花比較多錢在這裡,也會比較想要再次拜訪。」納瓦羅說。
 
想要營造出舒適的情境,必須不斷練習、注意細節。很多企業投注大量資源,就是為了營造出令客戶舒適的情境。瑞士銀行就是一個例子,它在台灣主打頂級客戶,怎樣能讓這些有錢人埋單?

瑞銀台灣區財富管理執行長陳允懋表示,每一個進入瑞銀財富管理團隊的新人,都要接受十到二十個小時的「角色扮演」訓練。請專人來扮演客戶,把同事和客戶的互動錄下來,他和另外兩位高階主管都要親自出席,當場寫下哪裡做得不對。在影帶中,肢體的小動作無所遁形,例如,有的客人身體前傾靠在會議桌上,顯示他很專注,但你卻輕鬆靠在椅背上,客人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反之,若客人靠著,你前傾,客人反而會覺得不夠輕鬆。這時若運用鏡子原則,和客人動作一致,對方便會覺得自在。


此外,「你一直在跟客人指著這份資料,但資料上的字這麼小,」陳允懋分析,有的人從沒想過,客人一直靠近,是因為看不清,自己卻沒有幫他解決這個困擾,沒有意識到資料文字大小也是非語言的一環,這些細節,若非錄下來,一般很難注意到。


事實上,要掌握非語言溝通的「讀心術」,一定都是透過長期觀察和練習而來,「我們可以藉由改善我們的觀察,也同時讓自己的表現進步。就好像演員讓自己的表演進步一樣,」納瓦羅強調。別忘了,一切要從積極的態度出發,如果能做到,讓自己職場競爭力大大加分的目標,也就不遠了。


延伸閱讀:解讀非語言訊號,當心錯貼標籤
文/林孟儀
非語言訊號,會揭露一個人真實的想法、感覺和意圖,暗示一個人真實的心理狀態。不過納瓦羅點出,非語言的解讀方式並非絕對,通常要搭配語言一起下判斷;而且非語言行為所在的背景環境越清楚,我們才越能了解行為所代表的意義。與人互動時,也必須注意他們平常看起來通常是怎麼站、怎麼坐,先確立對方的基準行為,才能區分他們之後的非語言行為是否有異。


他舉例,剛剛在機場,櫃檯人員對他態度很兇,但可能是因為上班前才和先生吵了一架,根本不是針對他。非語言行為只是輔助語言溝通,讓我們觀察線索,掌握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


納瓦羅說,很多非語言行為傳達的是緊張不安,也或許是不善溝通,或甚至是對話環境不佳所致,並不必然代表著說謊、欺騙,所以一定要放在背景脈絡之下解讀,才有意義。小心不要以有限的資訊,或只根據一項觀察,就把別人貼上標籤。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也強調,中國人講「聽其言,觀其行」,但不能只憑一個行為動作就遽下斷語,應多方觀察,從多面向佐證,否則很容易判斷錯誤。
 
(附註:文章取自網路流傳,若有侵權請來信必立即刪除。)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