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0-13 16:56:03
美聯儲有意實施新一輪定量寬松政策遭部分分析師質疑,這些分析師認為該政策不會為經濟和就業提供較大支持,但卻可能成為油價的助推器。
綜合媒體10月13日報導,美聯儲有意實施新一輪資產購買計劃以刺激經濟,傳統智慧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預計,美聯儲新的國債購買計劃規模至少1萬億美元,甚至“可能更多”。12日美聯儲公布9月21日議息會議紀要,幾乎未給市場留下任何懸念,其將在11月3日的會議上采取行動,這一天恰值美國中期選舉后第一天。
美聯儲推出新政不像政府出台新的財政刺激措施,反對派很可能迫使新政流產,但美聯儲不會面臨政治約束。
但是,無法預料的選舉季或令民主黨的經濟政策遭到強硬對抗,由此美聯儲可能駛入政治風暴中心。
不過,推出進一步貨幣干預政策且并未造成政治風險的情況也存在,繼美聯儲成功促成就業復甦或被迫應對經濟再次衰退,那么這一行動可能獲得廣泛政治支持。
而對美聯儲而言,最不愿看到的一種結果就是,GDP依然不振,但經濟系統中額外的美元卻推高了商品價格----最終損害美國民眾的利益。
保守的政治倡議團體(political advocacy group)FreedomWorks總裁Matt Tibbe表示,定量寬松政策是“又一次救助計劃,如果其凈結果就是推高了燃料價格,我認為這將是政治上的定時炸彈”。
盡管油價可能因諸多因素而走高,諸如發展中國家旺盛的需求,但美聯儲面臨的風險是其可能被視為推高油價的始作俑者。
自美聯儲9月21日以來直至上周,原油價格上漲8%至82美元/桶上方,同期美元指數下跌近5%。
許多原油分析師預計,受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推動,2011年油價可能觸及100美元/桶。
同時,有大量分析師質疑,美聯儲的定量寬松政策是否能為經濟和就業提供較大支持。所謂定量寬松政策是指買進資產而不是調整已經位於底部的利率水平。
依據美聯儲9月份會議紀要,部分理事亦認為,在當前環境下,定量寬松政策對經濟的益處可能很小。
高盛經濟學家Hatzius認為短期內盡管美聯儲或出台激進的干預措施,但美國經濟將面臨兩條路:“適度糟糕”(經濟增速低於2%)或“非常糟糕”(經濟再次衰退)。
美聯儲購買國債相當於推低利率,希望借此刺激借貸,促進向風險資產的投資。
但有多少消費者可以從中受益是個未知的問題。同時,Gluskin Sheff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表示,美元疲弱下的資產通脹已經下降。
誠然,部分人認為除了美聯儲定量寬松政策別無可選,國會已經將注意力從刺激轉向削減預算。但美聯儲不將注意力聚焦高失業率,而是大談通脹正在控制之中,實在有些“愚蠢”。
(劉寧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