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美國國會11月中期選舉臨近,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成為眾矢之的,美國國會議員們老調重彈,認為人民幣低估使中國出口商品獲得了不公平的比較優勢,從而擴大了美中貿易逆差,并最終搶走了美國的就業崗位,同時威脅對中國啟動制裁法案,但預計中美貿易戰難以開打。受國內外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自6月19重啟匯改以來已升值1.91%,但年底前升幅料不超過3%。
2005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大約為20%,實際貿易加權匯率升值13%。但金融危機於2008年7月加劇之后,中國事實上讓人民幣重新盯住美元,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幾乎沒有任何波動。
2010年6月19日,中國宣布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決定,恢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允許人民幣根據市場力量波動,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值近1%。此后人民幣雖然再度走軟,但主要受到美元在國際市場反彈推動。近日隨著美國國會11月中期選舉臨近,在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高漲的氛圍中,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成為眾矢之的,也很有意思的成為兩黨唯一的政策共同點。
伴隨著中國經濟年中短暫回調后再度穩步回升,出口保持強勁恢復勢頭,同時國內通脹壓力觸及頂峰,本月以來人民幣再度走升,尤其9月10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8個交易日創下匯改以來新高,詢價交易系統收盤也連續7個交易日創新高,升值速度明顯加快。截止9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自9月10以來升值1.22%,自6月19重啟匯改以來升值1.91%,自05年7月匯改以來累計升值23.54%。
美國經濟放緩趨勢明顯,且可能未來數年都將保持低增長趨勢,美聯儲近期頻頻暗示,將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以國內就業和克制通縮為名,向全世界輸出通脹,國際市場美元指數已跌破80關口重要支撐位,可能暗示新一輪跌勢的開始。因此短期來看,人民幣有進一步升值的空間和壓力,尤其在主要貿易國貨幣如歐元進一步反彈,亞洲貨幣屢創新高等帶動下,人民幣兌美元下半年升值幅度或接近於3%。
據悉,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將在24日(本周五)開會就懲罰中國人民幣貶值行為的立法進行投票。若通過,下周眾議院全體將舉行投票,而若再次通過,參議院通過類似法案的壓力將大幅增加。美國財長蓋特納此前表示,將在準備下一份《匯率報告》時考慮中國所采取的措施,并考慮美國使用哪些綜合工具以及國際多邊方法能有助於鼓勵中國官方在這方面加快速度。
但事實上,美國財長蓋特納也警告議員,這類制裁法案可能傷害中美經濟關系,奧巴馬政府尚未決定是否支持眾議院法案;此外制裁法案必須符合全球貿易規則。周一包括美國前貿易代表施瓦布在內的8名曾經在布什和克林頓政府任職的貿易官員聯名上書國會領導人,反對制裁中國的法案。他們擔心,強行針對目標匯率水平征收關稅可能違背WTO規則,而且不利於推進改革;事實上,這類法案的通過很可能削弱美中通過持續商討解決兩國企業間所面臨問題的能力,或者轉移這方面的注意力,從而事與愿違。而且,國會今年是否通過該法律仍有待觀察,因參議院的法案與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方案有差異,而國會今年通過立法的時間窗也有限。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本周赴美出席聯合國系列會議,并將會晤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中美關系成為最大看點,市場廣泛認為,此行有望成為中美關系緩和調整的新契機。溫家寶還重申了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的立場,中國希望改善和發展中美雙邊關系,并對周四(9月23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會談充滿信心。
溫家寶此次美國之行,除了向美方各方勢力和利益團體進行游說,竭力避免中美關系因匯率問題進一步惡化、導致貿易戰的風險。美國有失業問題,但考慮到中國產業鏈的低端化和對匯率的極度敏感性,中國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可能導致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同樣將影響到全球經濟包括美國,尤其在當前發達國家面臨債務危機和債務去杠桿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對東亞、東南亞及商品市場出口國的需求拉動作用無可替代,而這些包括中國在內的目前發展勢頭迅猛的市場需求對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中美關系“和則兩利,斗則兩傷”。溫家寶周三與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和美國企業界人士會晤時表示,中國希望美國經濟強勁、穩定正如美國希望中國繁榮穩定發展一樣。而上周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就人民幣匯率和中美經濟關系在參議院發表證詞時也表示,一個強大且不斷發展的中國有利於美國,正如一個強大而不斷發展的美國有利於中國一樣。中美關系的歷史表明,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會成為中美關系真正的絆腳石,貿易戰難以開打!
(桂強理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