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日本財務省上周對匯市的干預幅度大於以往任何一次,但是從干預歷史來看,效果均甚微。此次干預效果有待檢驗,但預期不佳。
綜合媒體9月21日報導,某種程度上說,日本財務省(Ministry of Finance)上周規模1萬億日圓的干預行動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過去10年來,日本當局前后有七次日圓拋售幅度堪與上周媲美,但是任何一次日圓的單日跌幅都沒有超過這次的3%。
不過對於財務省來說,能不能成功扭轉日圓走向才是真正的考驗。在這方面,日本央行的成績只能算差強人意。在以往的幾次干預行動中,日圓匯率在干預后的一個月內都實現反彈,惟有一次例外。
這僅有的例外發生在2001年9月份,距離“911”恐怖襲擊只過去10天。但當時,日圓的回落可能只是恐怖襲擊后建立的日圓多頭遭解除所致,因為在911事件發生后,日圓在一周內暴漲了4%。
在某些情況下,市場完全沒有理會財務省的干預舉動。以2003年9月12日為例,日本當局在市場上賣出了1萬億日圓。而當天日圓兌美元僅僅下跌了區區0.2%,一個月后,日圓兌美元漲幅高達7.5%。
日本財務省的這次干預的確可能與過去截然不同,日圓單日的下跌幅度或許能說明這一點。
很明顯,央行似乎之前就注意到許多交易員建立了美元空頭頭寸,這部分是因為交易員將周末菅直人(Naoto Kan)成功連任首相視為政府不會出台干預的跡象。而且,自從2001年以來,日圓還從沒有像這次那樣兌美元創下15年高點。
從2004年3月以來,財務省在超過六年的時間里都沒有再正式宣布過干預行動,這段漫長的時期說明了財務省在匯率問題上變的比以前更為克制。在上一次干預失敗后,日本當局選擇讓日圓自由浮動,過去的6年半時間里,日圓上漲了28%。
但是從10年前的更早歷史紀錄看,如果要通過干預使日圓較持續下跌往往還需其他國家央行的通力合作。這在美國或歐洲都是行不通的,他們也擔心本幣的升值會挫傷自己國家的出口業。這次他們是不可能對日本施加援手的。而且,美國和歐盟一直都在指責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如果他們這次幫助日圓,等於是拆自己的台。
從過去10年日本的歷次干預紀錄看,這不會是日本最後一次單槍匹馬行動。一旦干預措施被市場消化,干預目標未能實現,日本央行往往還會回來逢低買進日圓。
上一次日本央行的干預是2004年,當時是一年來的第六次干預,這幾次干預的效果多數在一兩個月內就消失殆盡。
對於美元/日圓交易員而言,今年可能會是比較刺激的一年。
(都穎琪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