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0-09-15 14:45:58
新浪財經訊 9月15日消息,夏季達沃斯9月13日-15日在中國天津召開。野村証券國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和全球經濟研究主管Paul Sheard在論壇發言中指出,世界上全球的增長是來自於新興市場,尤其是來自於中國的增長,他預測2012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會是1/3。
“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全球的增長是來自於新興市場,尤其是來自於中國的增長,我們是按照購買力評價來進行計算的,我們預測2012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會是1/3,如果加印度會變成45%,而印度對增長的貢獻率會相當於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新興市場會貢獻3/4的增長,這反映出一個非常健康的全球經濟的融合的過程。”Paul Sheard在論壇中作出上述表示。(永飛)
以下是Paul Sheard在論壇發言中的實錄:
Paul Sheard:我們說一下世界經濟的展望,有兩種複蘇,一方面,全球的複蘇還會繼續下去,今年會有5%的增長,但是在發達世界,今後幾年就會嚴重緩慢。盡管這樣,這個危機發達世界好不容易走出長期市場的陰霾,反而在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還有印度,複蘇的比較快,令人受鼓舞的。
我們全球經濟從危機當中可以汲取什麼教訓呢?我覺得有幾個,第一,危機前的狀況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很多經濟學家很早就警告,說太多的增長是依賴於美國的家庭消費,第二,我們在危機中很清醒的認識到世界是相互依賴的世界,脫鉤的說法就被否決了。從峰值到最低值的GDP增長變化,美國4%的差距,歐洲5%的差距,日本也沒有在危機最嚴重的地區。
雖然這樣,它的GDP增長率只下降了8.5%,另外有很多新興市場也首當其衝。第二,我們也看到新興市場中國、印度是在增長最高的單子上,可以快速增長,好像是脫鉤的關系。按這是因為新興市場一些基本的發展而帶來的這些增長,但是這些增長應該是基於國內需求的增長才能夠持續下去。
第二點,增長的驅動因素。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全球的增長是來自於新興市場,尤其是來自於中國的增長,根據我們的計算,我們使用的是購買力評價這樣的數字,而並不是按照匯率進行計算的,我們是按照購買力評價來進行計算的,我們預測2012年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會是1/3,如果加印度會變成45%,而印度對增長的貢獻率會相當於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新興市場會貢獻3/4的增長,這反映出一個非常健康的全球經濟的融合的過程。
如果我們可以看到快速經濟增長的速度我們並不應該感到驚訝,全球經濟當中重大的份額就會來自於新興市場,他們會對全球增長作出更大的貢獻,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趨勢。當然這帶來一種特別的含義,就是說這些經濟體,包括中國,現在對全球經濟越來越重要了,在中國發生的事情,尤其會帶來對全球經濟非常大的影響。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中國投資放緩的話,這就會對整個亞洲帶來巨大的影響,而且整個全球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中國不再是一個小的國家,中國的這些經濟增長對全球世界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第三點,回到全球重新平衡這個話題,好的消息是,這個重新平衡的過程正在進行,這是一個慢速的過程。這個危機告訴我們,重新平衡非常必要,是在發生的過程當中,中國在這里也非常的關鍵,在2008年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大概是10%的GDP的份額,現在和2011年會進一步的下降,大概會占2%左右。
美國的赤字占GDP的6.8%,這是比較高的一個數字,但是是在下降的過程當中。日本好像大家討論的不多,現在經常賬戶的贏余大概是占GDP的4%,而且是在增長,這是因為通脹的原因,通脹會使得國內需求比較薄弱,日本很多的儲蓄都進入了銀行、進入了投資鏈。
最後一點我想說的,對全球的重新平衡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還缺一段時間我們才能夠完成這個平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