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3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部份主權債信在今年上半備受質疑的國家,近來紛紛發債成功,市場因而認為歐元區的主權債信危機已經解除,然而包括債信評等機構惠譽在內的專家警告,投資人不要高興太早,歐元區的主權債信危機風險仍然存在。
包括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上周成功標售公債,連部份年初暫停購買這些國家公債的大型金融機構也轉為買進。專家指投資人為了躲避股市的風險,加上歐洲央行伸出援手,展示保護會員國債務不致違約的決心,都有助這些國家的公債發行吸引資金進入。
但也有人認為歐洲央行購買部份歐元區成員國的公債,歐盟和國際貸幣基金(IMF)提供7,500億歐元紓困金協助成員國渡難關等2大緊急措施,才是撐起歐元區公債市場的主因,但原來的問題根本沒有被解決。
專家警告歐元區經濟情勢依舊讓人憂慮。信評機構惠譽尤其強調,歐元區成員國和銀行競相在金融市場籌集資金,加上部份銀行債務在2011年到期,搶錢情況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變得更激烈。
惠譽預估,下半年歐元區國家和銀行會向投資人舉債4,550億歐元,明年和後年更分別達到9,000億歐元和1兆歐元。因此大部份歐元區國家要3至4年才能讓債務水準恢復穩定。
惠譽警告即使歐洲銀行通過壓力測試,但市場對歐元區的信心仍然脆弱,匯豐控股債券分析師Frederic Gabizon認為,歐洲金融市場仍然不穩定,每一項發展都成為市場多方或空方的藉口,以致波動加劇。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主管Jean-Pierre Jouyet在9月初曾警告債市可能出現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