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分析〉減稅未必加重赤字負擔 看看雷根當年怎麼做
日期
2010-09-09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0-09-09 14:15:23
 

對痛恨高稅率並受夠政府赤字的美國民眾來說,最近尤其會懷念起崇尚低賦稅與小政府的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

美國目前的處境與雷根當政時的 1980 年代十分相似:均深受經濟衰退、鉅額赤字的威脅,而且國會兩黨對稅務政策的看法也同樣水火不容。

1981 年雷根上任後不久,隨即簽署了美國戰後規模最大的減稅法案,個人所得稅在 3 年內逐步降低了 23%,並同步擴大企業減稅優惠。

1986 年雷根政府再度調降個人所得稅,這兩次減稅政策施行後美國最高所得稅率也從 70% 大幅縮減至 28%。

與此同時,雷根執政時也同樣飽受赤字之苦。雷根上任之初美國赤字佔 GDP 比重為 2.6%,但是到 1983 年就飆升至 6%,之後 3 年均維持在 5% 左右,到 1988 年才續降至 3.1%。

因此,在雷根致力於減稅的同時,還必須設法提升政府收入。

在 1982 與 1984 年,雷根政府透過立法減少若干聯邦稅務優惠,並修補稅務漏洞以增加逃稅難度。舉例來說,將資產銷售的課稅範圍擴大,並進一步限制退休金相關稅務優惠。

此外,1983 年雷根簽署社會安全改革法案時,也增加高收入者的稅率,並要求自雇人員繳交全額所得稅。

美國政策智庫 Urban Institute 的研究員 Eugene Steuerle 表示,雷根是透過擴大範圍的作法,同時達到減稅並降低赤字的目的。

許多人認為,雷根後來這些增稅的舉措,已大致抵銷 1981 年減稅法案對政府收入造成的影響。雷根在任期間,每年聯邦稅收平均佔 GDP 18.2%,僅略低於截至目前為止的 40 年均值。

Steuerle 說,透過打擊逃稅的方式不但能增加稅收,更可降低因減稅政策造成的赤字壓力。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