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元區經濟增長看似曇花一現
日期
2010-08-26
華爾街日報 2010年08月26日17:10
預算赤字傳統上是實體經濟的落後指標﹐所以今年上半年德國預算赤字是上年同期的兩倍多﹐就沒有什麼讓人驚奇的了。在2009年3月底的衰退中﹐德國經濟觸底﹐這可以有助於解釋德國聯邦統計局週二公佈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年率為什麼是強勁的3.7%。
德國預算赤字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佔比重目前為3.5%﹐遠低於德國政府年初時預估的5%﹐對於所有關心德國預算赤字的人來說﹐這應該是個好消息。看上去2010年德國政府的舉債規模將低於預期﹐資本需求較少﹐從而將把更多資本讓給似乎更願意投資的私營企業。第二季度總投資較第一季度增長4.7%﹐許多營建工作因冬天天氣異常寒冷而被推遲﹐這使投資數據略微顯得被夸大。國家借貸需求較少的前景使德國國債收益率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週二觸及2.17%的新低﹐一些分析師預計未來幾週將跌至2%以下﹐因在年底前因增長放緩﹐市場價格和通脹壓力都將走低。令人驚奇的是﹐儘管當前預算赤字達到德國迄今的歷史最高水平﹐但為赤字融資的成本卻是史上最低的。
對於德國的鄰國來說也有連鎖利益﹐尤其是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國﹐這些國家的借貸成本將與德國趨於一致。
要是事情有這麼簡單就好了。德國國債價格上漲是因為人們預計全球經濟將放緩﹐從而使德國經濟增長動力減弱﹐而與此同時人們希望經濟上更加強勁、財政上不那麼緊張的德國將把歐洲從主權債務危機中拯救出來。
但不幸的是﹐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上半年預算赤字根本不會改變德國作出的將在五年內大幅削減公共支出的承諾﹐削減赤字將從明年開始。除非出現奇跡﹐讓以節約聞名的德國消費者肆意揮霍﹐購買南歐商品並在那裡度假﹐否則歐元區經濟的快速增長似乎只是曇花一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