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前夜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引發美元下挫,顯示美元失去避險作用,且歐洲貨幣因銀行業擔憂而承壓,日圓陷入央行干預傳聞,熊市難覓避險天堂。
綜合媒體8月25日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元一直在充當傳統避險貨幣的角色,即因壞消息而上漲,因好消息而下跌。但24日美國公布7月份成屋銷量降幅達到創紀錄的27.2%之后,美元失去避險作用,美元兌歐元和日圓均告走低。
分析人士表示,現在全球一半地區陷入“零”增長,而經濟增長動力最強的中國卻使用不可自由兌換、釘住美元的貨幣,這種狀況下恐怕沒有避險天堂。
24日成屋銷售數據公布數小時之前,投資者的黯淡預期推動美元兌歐元一路走高。他們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房屋銷售數據可能不大樂觀。但實際公布的數據遠遠不如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本身岌岌可危。這一數據引起了人們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 簡稱Fed)進一步擴大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規模的預期,而這將導致美元的收益率甚至不如歐元。
此外,盡管德國經濟增長穩健,但鑒於歐洲銀行業不堪一擊,西班牙和希臘等背負沉重債務的國家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歐洲貨幣聯盟的生死存亡也是個問題。有鑒於此,24日投資者涌入日圓資產。日圓是低收益融資貨幣,當投資者解除其他高風險頭寸時,日圓通常會吸引資金流入。
但日圓兌美元已經觸及15年高點,不但價格偏高,而且還激發了央行干預傳聞。畢竟,日本經濟已陷入通貨緊縮,政府債務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0%,日本國債收益率也低於美國國債。
分析人士表示,作為歐洲避險貨幣的瑞士法郎更符合避險天堂的稱號。但瑞士經濟總量僅相當於日本的十分之一,無法承受太大規模的資金流入。
澳元也是一個選擇,因為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4.5%的隔夜拆款利率已超過大多數國家,而該國的礦產出口也為其提供了一個面向中國的敞口。但澳元流動性相對較差,周末懸而未決的選舉結果也給政治前景蒙上陰影。另外,如果中國經濟放緩,澳大利亞難免受到牽連。而這恰恰是投資者尋求避險時希望規避的風險。
如此一來,許多避險投資者乾脆撤出外匯市場,將資金轉移到古老的避險港灣:黃金。不過,黃金傳統而言是用來對沖通貨膨脹而不是通貨緊縮風險的。黃金市場本身的流動性是極低的,但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成為投資黃金的良好工具。當然,黃金本身并不能產生收益。
隨著投資者對支持法定貨幣的政府逐漸喪失信心,很多人會對沒什么工業價值的黃金表現出偏愛,僅僅因為數百年來黃金所具有超越意識形態的保值美譽。
總部位於康涅狄格州Essex的Foreign Exchange Analytics的合伙人David Gilmore表示,人們從骨子里喜愛黃金。他說,當三大主要貨幣的短期利率全部低於通貨膨脹率時,黃金的“零”收益率看起來并不算太糟。但Gilmore也指出了黃金的一個明顯缺點:目前黃金近期期貨合約報價較每盎司1,260美元的歷史高點僅差30美元,進一步上行空間可能有限。
黃金不行再來看石油。當前每桶71美元的價格算是比較劃算了,市場似乎不會懷疑未來幾年亞洲石油需求的增長勢頭。但目前油價正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和油品供應過剩的不利影響。簡而言之,石油也是高風險資產,不是避險天堂。
分析人士稱,既然沒有很好的避險渠道,也許現在正是介入高風險資產的好時機。
(徐明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