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0-05-11 09:20:57
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上周重挫後,昨日普遍呈現強勁反彈,港匯在連跌 4 個交易日後跟隨股市轉強。分析師表示,近期市場反應略為過敏,未見資金大舉出入香港,而歐盟措施長遠只是治標不治本。財務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稱,歐盟巨額方案顯示解決問題決心,相信會受市場歡迎。
香港《大公報》報導,希臘債務危機蔓延整個歐元區,全球金融市場上周出現大規模的震盪,港股及港匯雙雙受壓,其中美電更一度漲至金融海嘯爆發時的水平。昨晨歐盟拯救措施公布後,美電開市即顯著回順,失守 7.78 關卡,最低曾見 7.7767 ,於昨日亞洲交易時段收報 7.7788 ,較上個交易日下跌 30 點子。
港元同業拆款利率亦見回落,一周或以上拆款利率按日跌幅介乎 0.5-3 點子。一周拆款利率由 0.045% ,跌至 0.04%, 1 個月及 3 個月拆款利率亦分別由 0.11 及 0.18% ,下調至 0.095 及 0.15% ; 1 年期拆款利率升至 0.6% 。
陳家強昨日於理工大學出席經濟論壇後表示,歐盟於周末推出相當龐大金額的方案,相信有助穩定市場的信心,亦揭示歐洲政府對解決成員國危機的決心,紓緩市場對歐元前景的憂慮,預期市場會歡迎有關措施。
港股過去兩個交易日大起大落,成交金額亦見顯著增加,市場關注流出的資金是否有跡象重投區內市場。恒生銀行 (0011-HK) 投資服務處高級經濟兼投資顧問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可能有部分基金先行沽貨調離香港,但整體未有熱錢大舉流出或流入香港。他續稱,由於市場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歐洲的新方案,因此資出的資金短期內未必即時回流。
對於歐盟將基金加碼至 7500 億歐元,陸庭龍估計此舉揭示當局對解決問題的決心,亦刺激淡友回補歐元空倉,對匯價構成一定支持。即使基金看淡歐元的走勢,亦不敢與歐洲政府進行對賭。歐洲央行拒絕減息,取而代之以信貸手段挽救危機,其實亦屬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一種,務求透過貨幣政策穩定匯價及刺激經濟,但此舉最終仍是治標不治本。事實上,除了希臘之外,葡萄牙、西班牙,以至日本及美國等,亦面對債務佔生產總值 (GDP) 上漲的困擾,歐盟的資金援助只是將危機延遲爆破。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自歐洲債務危機惡化後,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顯著減弱,估計聯儲局 (Fed) 9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由一周前的 69.2% ,上升至 75.8% ,而 12 月份亦由 33.4% 升至 48.4% ,即年底加息機會由 1/3 ,降至約一半半。
陸庭龍直言,危機浮現後,市場幾乎已開始相信美國年內加息機會不大,因為當前的環境下,各地政府難以作出退市行動。值得留意的是,由於低息的環境持續,相信對資產價格構成支持作用,但資產泡沫的風險亦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