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品達
2022年開年以來,受石油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缺口影響,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周一曾一度漲至3年新高。多家金融機構預測油價接下來將延續上漲勢頭,今年有可能突破每桶100美元。
1月17日,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0.5%,收報每桶86.48美元,盤中一度漲至每桶86.71美元,爲2018年10月以來新高。西德克薩斯州中質原油(WTI)價格上漲0.6%,收報每桶84.35美元,盤中一度漲至84.78美元,爲去年11月以來新高。
2021年全年,國際油價上漲了約50%。而2022年至今不到三周,油價的漲幅就已經超過10%。其中,布倫特原油漲幅約11%,WTI原油漲幅達12%以上。
需求高企和供給不振仍是近期油價上漲的主因。去年11月末至12月初奧密克戎毒株剛剛來襲時,國際油價一度大跌。但隨後有關奧密克戎症狀較輕、疫苗仍具保護效力的消息重新提振了經濟信心,預期石油需求受奧密克戎的影響也比人們想像得要輕。
與此同時,石油供給則持續不振。儘管白宮多次要求全球主要産油國采取措施進一步增加石油産量,但“歐佩克+”仍維持去年7月以來的增産計劃,每日增産石油40萬桶。1月4日,歐佩克會議决定今年2月繼續增産40萬桶/日。
去年11月底,美國政府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釋放5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以平抑油價。截至目前來看,這一消息僅對油價産生了短期效果。12月下旬開始,油價恢復了飛速上漲的勢頭,上漲速度與去年8月至10月能源危機開始時相近。
石油供給還受到了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因薪資問題和政治局勢動蕩,利比亞石油設施警衛隊12月中旬關閉了這個産油大國西部的一些重要油田,包括利比亞最大的沙拉拉油田(Sharara)。受此影響,利比亞石油産量從每日130萬桶驟降至每日70萬桶。
上周開始,被關閉的油田逐漸恢復運作,利比亞石油産量上周恢復至每日90萬桶,本周進一步恢復至每日120萬桶。但利比亞局勢在長期中仍不穩定,原定于去年12月24日舉行的總統選舉被推遲。聯合國秘書長利比亞問題特使斯蒂芬妮·威廉姆斯(29.18, -0.11, -0.38%)(Stephanie Williams)周一表示希望選舉6月舉行,但仍存很大變數。
另外,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也給能源價格帶來上行壓力。上周俄羅斯與美國、北約、歐安組織舉行了一系列安全會談,但成效甚微。俄羅斯方面表示會談幷不成功,已走入“死胡同”;美國的態度也仍較强硬。
多家金融機構預期未來國際油價仍將繼續上漲,且有可能時隔近8年再次突破每桶100美元。高盛(349.5, -31.44, -8.25%)曾在去年年底預期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22年和2023年都達到創紀錄的高度。高盛能源研究主管 達米安·庫瓦林(Damien Courvalin)表示,届時國際油價上漲至每桶100美元甚至110美元是完全可能的。
庫瓦林認爲,油價上漲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有兩種可能的路徑。一是石油供給與需求的關係持續緊張。二是全球的高通(183.15, -5.54, -2.94%)脹持續下去,幷最終傳導到石油生産中,使石油成本上升。
加拿大皇家銀行(118.52, 1.19, 1.01%)大宗商品策略主管赫裏瑪·克羅夫特(Helima Croft)也認爲,目前國際油價的漲勢十分危險,即使石油供給不受到新的擾動,油價也很有可能漲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國際油價上一次突破100美元還是在2014年夏天。
當前全球的高通脹也與包括石油在內的能源價格上漲密不可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上周發布的數據,美國12月通脹率已達到7.0%,創1982年以來新高。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29.3%,爲所有主要商品和服務門類中漲幅最大者。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