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鷹派加息預期引恐慌 全球科技股大跌 來源:華爾街見聞
美聯儲放鷹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率預期,上調的利率預期直接損害了高估值的科技股。
自去年年尾至新年伊始,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前,奧密克戎變種病毒蔓延,不利因素始終影響著投資者對於資本市場的判斷。
隨著美聯儲不斷放鷹,官宣加快Taper,市場對加息的預期提前,導致美債收益率躍升,美股大跌,其中高增長型科技股首當其衝。
美聯儲放鷹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率預期,上調的利率預期直接損害了高估值的科技股。
隔夜美股重挫,三大股指均收跌,大型科技股普跌。 今日開盤后,全球科技股拋盤之勢蔓延至亞洲,亞洲市場受其影響也開始走低。
美股科技股遭遇十年來最大拋售
美東時間1月5日週三,美聯儲發佈的12月FOMC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表示經濟走強和通脹上升可能導致加息比預期來的更早、更快。
受此影響,1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至1.7%,恐慌指數VIX收漲16.68%。
美股慘遭當頭一棒,隔夜三大股指均收跌,道指跌1.07%,納指跌3.34%,標普跌1.94%。
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1064.7-23.42, -2.15%, )跌逾5.3%。 標普500成份股中,Salesforce(229.151.48, 0.65%, )和Adobe(514.12-0.31, -0.06%, )分別收跌逾8%和7%。
此外,FAANMG六大科技股中,谷歌(2751.02-2.05, -0.07%, )母公司Alphabet收跌約4.6%,奈飛(553.29-14.23, -2.51%, )跌4%,微軟(313.88-2.50, -0.79%, )跌3.8%,Meta跌近3.7%, 蘋果 (172-2.92, -1.67%, )跌近2.7%,亞馬遜(3265.08-22.06, -0.67%, )跌1.9%。
從2021年來看,高增長的股票曾是美股市場表現最好的股票類型之一,但如今在美聯儲貨幣緊縮政策下,其正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和風險。
尤其是對沖基金正以10年來的最大速度狂拋美股科技股,為其持續下跌的形勢火上澆油。
去年12月開始,對沖基金猛烈地拋售高成長、高估值的股票頭寸,尤其是晶元股和軟體股。
高盛(396.93-1.70, -0.43%, )的數據顯示,在截至本週二的四個交易日中,砸盤的對沖基金數額達到了十多年來的最高水準。
週三,彭博社援引Socorro Asset Management LP首席投資官Mark Freeman表示:
美聯儲今年加息前景可能比許多人想像的更激進,許多科技股幾乎沒有多頭支援,因此不需要多大拋售力度,市場就已經大跌,這反過來迫使對沖基金賣出更多。
亞洲市場追隨隔夜美股重挫勢頭
隨著市場對美聯儲將更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升溫,今日主要亞洲市場低開,科技股也普跌。
恆指低開0.28%,恒生科技指數低開0.71%,日經225指數低開0.7%,東證指數低開0.5%,韓國首爾綜指低開1.1%。
隨後,日經225指數跌幅擴大至2%,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擴大至超1%。 MSCI亞太通訊服務指數一度跌1.5%,至2020年6月來低位。
受到美國科技股前夜下跌拖累,港股科技股普遍承壓。
盤中,嗶哩嗶哩(39.011.06, 2.79%, )、快手跌超5%,股價均續刷歷史新低。 剛上市即大漲的商湯科技跌幅擴大至13%,較此前創下的9.7港元高點已累計跌超38%。
此外,韓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Kakao Corp跌10%,澳大利亞支付服務公司Afterpay Ltd跌11%。 軟銀(23.550.50, 2.17%, )跌 1.7%。
責任編輯: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