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港電訊app
過去一個月,華爾街各大投行多次上調目標價,蘋果(179.380.09, 0.05%, )股價也上漲了 13%。 在動蕩的市場風暴中,蘋果股票也可以被視為相對安全的港口。 然而,期權交易員似乎在短期內藉機賣出看漲期權,表明看跌情緒。
關鍵看點
- 蘋果股價接近歷史最高,但2025財年前的增長預期緩慢
- Oculus Quest2 VR頭顯假期熱賣,蘋果需要加大AR/VR方面的投資才能搶佔市場份額
- 蘋果的資本支出已經快10年沒有增長了
- 當前股價約為2022財年EPS目標的32倍,但投資可能繼續放緩,拖累EPS增長目標
元宇宙熱潮下,聖誕假期期間,Meta Platforms旗下的Quest 2頭顯設備熱賣。 在發佈VR/VR頭顯設備的預期推動下,蘋果股價本周創下歷史新高。 本文看空蘋果股價,認為投資者基於炒作、未發佈的產品湧向蘋果,將蘋果估值推向非理性高位。
元宇宙炒作
耶誕節後,Oculus Quest 2 app在美國應用商店排名躍升第一。 幾天后,Oculus app仍在App Store免費娛樂應用榜單中排名第3,在所有app中排名第12。
在蘋果聘用Meta Platforms前行銷和公關高管消息的刺激下,市場對蘋果加入元宇宙熱潮的猜測更加甚囂塵上。 傳言該高管將加入蘋果,領導AR產品業務,但蘋果預計到2022年下半年才會發佈相關產品。 現在仍不清楚能否在明年的聖誕購物季到來前發佈,也不知道蘋果的產品能否與Oculus相抗衡。
Meta據稱在今年的購物季交付了1千萬個Oculus Quest 2頭顯設備。 但其中很多交付量是為強勁的假期銷售量做準備,假期間實際銷售的數據還沒出。 該產品售價299美元,總銷售額有望達到30億美元。
知名蘋果分析師Katy Huberty此前預計,蘋果在2026財年前可以750美元的均價賣出3100萬台設備。 在這種情景下,蘋果未來五年將額外增加290億美元銷售額,如果備受期待的AR/VR產品每年的營收佔比低於10%的話,那幾年內銷售額就能超過4000億美元。
蘋果分析師Ming-Chi Kuo認為,蘋果的混合現實設備起售價將為1000美元,預計2023財年前能賣出3百萬台,2025財年前能賣出1千萬台。 第二代產品有望在2024年發佈,2023-2025財年帶來的營收有望達到30-100億美元。 但是,考慮到Oculus的售價已經較高,這個預期的價格存在較大疑問。
資本支出
蘋果發佈AR/VR產品時,該領域的領頭羊可能已經地位穩固,每年的資本支出可能達到100億美元。 蘋果當前整體的資本支出僅為110億美元,讓人困惑,在需要加大元宇宙設備和自動駕駛投入的背景下,這個水準的資本支出真的能繼續維持當前的利潤水準嗎?
一直以來,蘋果的資本支出占營收之比都比較低。 過去十年,在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的領導下,蘋果沒有大舉增加資本支出,TTM在疫情封鎖期間下滑到80億美元,跟10年前一樣。
蘋果整體的資本支出僅為110億美元,相比之下,Meta Platforms光在元宇宙方面的投入就已經超過100億美元。 谷歌(2930.091.13, 0.04%, )母公司Alphabet每年在AV技術等方面的投入約為240億美元。 就連微軟(341.950.70, 0.21%, )(MSFT.O),資本支出都達到240億美元。 跟其他萬億級別市值的公司相比,蘋果的資本支出少了一半。
Meta預計明年的資本支出為290-340億美元,2021年為190億美元。
當年為了iPhone和iPad的創新,蘋果的資本支出是領先全球的,而現在,在AR/VR設備研發方面的支出低得多。
投資者不禁擔心,蘋果完全依賴於維護性資本支出,用於擴張現有的產品線,比如iPhone、Mac和Watch。 而在AV和元宇宙設備等方面的增長性資本支出則少得多。 但市場卻對蘋果的VR和AR產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這些產品的成功要依賴新科技的研發,不是通過加強和優化現有產品就能實現的。
當然,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資本支出並不能保證成功,因為他們流程缺乏效率,招聘非必要的人員,耗費大量資金,結果難以提高生產率滿足市場的需求。 所以,蘋果也許會成為首個憑藉少投資也能征服新領域的科技公司。
如果蘋果宣佈加大支出,恐怕會引發一場「軍備競賽」。。 分析師預計,現在到2025財年間,EPS年增長率為5%,每股盈利增長0.30美元。 EPS目標僅從2022財年的5.71美元,增長到2025財年的6.56美元。
目前蘋果的流通股數為164億,EPS增長預計每年增加50億美元利潤。 蘋果可能需要以同樣的速度增加資本支出,才能夠降低當前分析師們預計的現金流增長。
蘋果現在已經完美定價,但2022年料將面臨坎坷的前路。 受到疫情和5G發展滯後的影響,分析師已經預計蘋果未來幾年的營收和EPS增速有限,認為蘋果需要加大投資於新產品才能成功。
蘋果市值即將邁向3萬億美元,投資者已經準備好迎接2022的疲弱表現。 如果出現需要加大支出的信號,投資者可能不願意為高股價買單,當前至2025財年的EPS增速預期將會承壓,從而拉低股價。
此外,從期權數據來看,對於 1 月 21 日到期,價外看跌期權定價的下降速度遠低於價外看漲期權定價。 這可能是因為期權交易者更願意在此時對蘋果股價下跌進行投機性押注。
過去一個月,華爾街各大投行多次上調目標價,蘋果股價也上漲了 13%。 在動蕩的市場風暴中,蘋果股票也可以被視為相對安全的港口。 然而,期權交易員似乎在短期內藉機賣出看漲期權,表明看跌情緒。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