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達近40年最高
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無一倖免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美國勞工部的報告稱,全美CPI指數在11月上漲了0.8%,同比上漲6.8%,這是自1982年6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此外,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在11月也上漲了0.5%,同比上漲4.9%,是自1991年中旬以來的最大漲幅。
至於造成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勞工部表示,或是由於食品和能源的快速上漲。 報告指出,這兩項的年度漲幅為13年來最快。 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了33.3%,環比上漲3.5%,這其中,僅汽油一項的價格,在過去一年中就飆升了58.1%。
數據顯示,儘管全美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但包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以及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都會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物價上漲。
在大都會區中,佛羅里達州的坦帕漲幅最高,達8%。
資料圖:美國加州聖馬刁縣一處加油站。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物價漲幅超過收入
民眾:少開車,少買肉
針對近日的物價持續上漲問題,當地時間9日,美國媒體的一份民調顯示,反映物價上漲的受訪者遠遠超過了收入增加者。
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美國受訪者表示,疫情以來他們的家庭開支增加了;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家庭收入有所增加;一半的受訪者稱收入沒變;另有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則表示收入減少了。
大多數受訪者指出,價格飛漲的商品和服務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其中4成稱影響是實質性的。
此外,飛漲的物價已經令不少美國人改變了開支習慣。 比如,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少開車;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稱他們更少買肉。
對於目前的經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經濟狀況是"好的",這比3月的50%有顯著下降。
對於目前的情況,美國勞工部也指出,快速攀升的通脹率阻礙了經濟復甦前進的步伐。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拜登對抑制物價表示樂觀
美媒:支援率或進一步滑坡
最新的物價報告發佈後,拜登表示,他相信美國物價上漲已經見頂,而且下降的速度將比美國人預期的要快。
拜登說,「這是危機的頂峰。 我想你會看到它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更快、更迅速地發生變化。 ”
他援引最近的失業數位和經濟增長數字補充道,"經濟的所有其他方面都在飛速前進。 ”
拜登還將通脹與美國的供應鏈問題聯繫起來,他說,「通脹的原因是,我們有一個非常嚴重的供應鏈問題,這導致價格大幅上漲。 ”
他補充道,「歸根結底是新冠疫情。 新管疫情嚴重影響了大量必要產品的生產能力。 ”
《紐約時報》指出,物價上漲恐怕會令拜登的支援率進一步滑坡,並威脅他正在極力推動國會通過的巨額開支案。 NPR/Marist在當地時間9日公佈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整體支援率為42%。
據介紹,拜登政府近期在力推一攬子開支案,包括擴大社會安全保障、投資教育與勞工、對抗氣候變化等諸多內容,被視為是其最重要的立法議題。
由於當前參院兩黨各佔50席,要想讓法案過關,拜登必須獲得所有民主黨人(包括國會參議院最保守的民主黨議員曼欽)的支援。 最近,曼欽曾多次表示擔憂巨額開支案會進一步推高通脹。
德克薩斯州國會眾議員、眾院籌款委員會高級成員布拉迪也在當地時間10日表示,民主黨應停止對這一法案進行審議,「直到總統可以證明他能控制住通脹」。
責任編輯: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