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2021年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貫穿今年全年的兩大風險——新冠疫情和通脹升溫仍未消除。 美國銀行(44.150.28, 0.64%, )最新報告警告稱,2022年,這兩大風險仍將成為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
這份報告由美國銀行全球研究中心的幾位經濟學家撰寫,主要關注2022年及以後全球經濟面臨的各種威脅。 這些經濟風險包括高通(175.45-1.06, -0.60%, )脹率、奧密克戎新冠變種病毒的擴散、氣候變化、中美關係和供應限制等。
新冠疫情陰霾仍未消除
自2019年末爆發的新冠疫情造成的陰霾,直到2022年也仍將難以消散。
美銀認為:「未來的新冠疫情將是最大的下行風險...... 往好的方面看,明年供應方面會好轉,以滿足需求的增長。 ”
在最近新發現的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在上周已經讓美股經歷了大幅下挫,道指在感恩節后的一周足足下挫了超過1500點。
本月早些時候,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 在講話中強調了該變種的高傳播性,並指出它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取代Delta,成為全球主要的新冠毒株。
美國通脹前景非常嚴峻
即使新冠變異病毒的風險在明年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對通貨膨脹的擔憂仍可能使美國經濟增長前景不明朗。
美銀報告對全球10種不同貨幣進行了排名,結果發現,美元的通脹得分最高,為46分。 緊隨其後的是紐西蘭元(38分)和英鎊(37分)。
美國10月份CPI同比上漲6.2%,這是近三十年來首度突破6的關口,超過5.8%的預期,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高。 更令市場感到擔憂的是,之前幾個月不同,10月通脹體現出整體性的物價上漲。 能源、住所、食品、新車及二手車都成了該月通脹的主要貢獻方面。
美銀報告指出:「最近非常強勁的通脹數據讓人有點神經緊張... 在夏天的時候,大部分的通脹增加是由特定的行業推動的,但在過去幾個月,通貨膨脹的壓力已經進入通脹普遍分佈的中期階段。 ”
相對於一年前的預期,美銀將今年全球CPI通脹預期從2.4%升至3.9%,將明年通脹的預期從2.8%升到3.8%。
儘管未來通脹有可能略微降溫,但在短期內通脹仍將是影響經濟的重大問題。 美國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蜜雪兒·梅耶(Michelle Meyer)和副總裁亞歷山大·林(Alexander Lin)寫道,展望未來,美聯儲2022年加息三次是很有可能的。
美銀報告預測:「通脹未來將從當前高位回落,但仍將遠高於目標水準,美聯儲將採取行動... 儘管2021年的情況是需求過剩、供應不足,但我們認為,2022年將是再平衡的一年,儘管過程將是循序漸進的。 這應該會減輕一些通脹壓力,但速度還不夠快,預計美聯儲將從6月份開始加息三次,並繼續按季度節奏加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