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跡象標明,市場避險情緒正在逐漸升溫。
週三美股市場收盤表現穩健,但諸多跡象顯示今年人們對風險資產的投資熱情正在消退:高估值的科技股出現下挫、加密貨幣市場陷入動蕩、小盤股出現滾雪球般地接連走軟、期權的對沖成本明顯上升。
這些不安的現象主要是由於美聯儲官員們繼續認為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且在美聯儲會議紀要上,一些出席者列舉了一些反映金融體系潛在脆弱性的因素,包括資產估值上升和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增加。 投機者因此表現謹慎。
最新的不安跡象表現為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VIX)自上週一以來上漲了2個基點,在此期間標普500指數卻表現平穩。 同時,隨著股市降溫信號愈加明顯,投資者對保護性期權的需求飛漲。
雖然主要基準指數仍保持堅挺,但以上跡象意味著投機者的"賭徒精神「正在減弱。 交易員買入看跌期權的成交量正不斷上升,這與今年早些時候的情況相背離。 之前交易員們都競相呼籲從股價高漲中快速獲利。 另外,跌至新低的股票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City Index高級金融市場分析師Fiona Cincotta表示:
"本周,我們看到許多風險開始湧現,投資者面臨很多阻力,目前市場正努力應對潛在風險造成的一系列問題"。
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促使交易員將美聯儲明年加息的預期提前。 科技公司,尤其是估值過高的公司遭受了巨大損失。 互聯網和軟體類股曾被視為疫情期間的避風港,但隨著經濟復甦並引發對通脹的擔憂,這些股票如今反而成為了眾矢之的。
本週三,納斯達克(15845.225770.09, 0.44%, ) 100指數出現了本周以來首次收高,但上週五以來,這個以科技股為主的指數下挫了1.2%,本周可能錄得10月初以來最糟糕的周度表現。 此外,未能盈利的科技公司更是表現糟糕,下跌逾4.1%。 iCapital Network首席投資策略師Anastasia Amoroso表示:
"風險在於,貨幣政策將從非常寬鬆向較寬鬆轉變,甚至可能進一步收緊。 這應該會給估值設定上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22年可能看不到相同風格題材取得高回報的原因之一。 ”
自疫情後市場走出空前反彈行情以來,幾乎每周都會有人為投機性資產"寫訃告",但鮮有市場人士的悲觀預言能最終轉變為現實。 實際上,做空股票和加密貨幣一直是一個代價極高的錯誤:在一輪又一輪的政策支援和強勁的企業業績下,在標普500指數過去20個月里上漲了一倍之後,賣空者幾乎已經被逼到了絕路。 22V Research創始人Dennis DeBusschere表示:
"市場總體朝著利好方向發展,這對股市形成了支撐。 儘管信貸仍然吃緊,但市場內部輪換,不應導致整體市場出現回調跡象。 ”
不過,市場利好信號並沒有阻止交易員對其風險偏好進行重新調整。 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收復此前跌幅,市場上的投機主義者感到擔憂。
截至本週二為止,高盛(399.19, -7.15, -1.76%)編製的一攬子高價軟體股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創5月份以來最大跌幅。 這一籃子股票11月份的跌幅達到7%,可能創下3月份以來最糟糕的月份表現。
與此同時,追蹤新上市IPO個股表現的的Renaissance IPO ETF跌幅超過7%,錄得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
在期權市場,交易員押注股市將陷入動蕩,儘管標普500指數目前保持穩定。 隨著資金進入對經濟較敏感的金融和能源公司,標普500指數本月初首次觸及4700點大關的歷史里程碑后,基本上保持在該關口上下1%的窄幅區間內波動。
然而,同一時期的標普500期權的對沖成本增加,表明投資者更加擔心目前平靜的市場環境不會持續下去。 衡量隱含波動率的VIX指數已升至該基準股指20天實際波動率的3.1倍,這接近四年來的最高溢價。
此外,從成熟型零售商到新上市的科技初創公司,單隻股票出現暴跌行情的頻率比以前更大,人們對看跌期權的需求加大。 追蹤個別公司期權成交量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賣權/買權比率(Cboe put-to-call ratio)攀升至一個月高位。
另一個暗示市場風險偏好情緒減弱的跡象是,在最新一輪通脹交易中,小盤股表現落後。 羅素2000指數或將連續第三周下滑。
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副首席投資長Dan Suzuki說道:
"小盤股表現令人失望反映了幾個問題,其中包括對小型企業或因成本上升而遭受損失的誤解。"
而在作為投機冒險情緒典型代表的加密領域,其最大數位貨幣比特幣已經損失數十億美元的市值,比特幣自兩周前創紀錄高位的跌幅超過10%。 衡量幾個最大加密貨幣表現的彭博銀河加密貨幣指數(Bloomberg Galaxy Crypto Index)自本月中旬以來已經下跌了約12%。 National Securities首席市場策略師Art Hogan在電話中表示:
"我認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最近的下跌趨勢,與投資者拋售高風險成長型股票有關。 所有這些似乎都圍繞著避險這一主題展開。 ”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