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瀟湘)訊,本周全球原油市場最受矚目的消息,無疑是拜登政府正在四處「拉幫手」,考慮動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並與中日印等其他石油消費大國一起攜手"冷卻"油價。
拜登此舉的意圖顯然非常明顯,釋放石油儲備可以幫助美國現任政府在2022年中期選舉前抵禦外界的批評。
近來,華盛頓方面持續有批評聲抨擊拜登政府,在應對油價上漲方面幾乎什麼也沒做。 本月早些時候,全美平均汽油零售價格一路飆升至了七年來的最高水準,越來越多的美國選民也開始將物價上漲歸咎於拜登的財政政策。
而通過與中國和日本等其他主要能源消費國聯手,拜登也可以向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近來不怎麼聽話的OPEC+產油國聯盟作出回擊,從而釋放強硬信號。
不過,拜登的如意算盤真能打響嗎? 想要聯手各方協同釋放戰略油儲,美國政府接下來又需要如何做? 對此,有業內人士就當前這一事態的不少要點進行了一番梳理:
(1)什麼是戰略石油儲備?
戰略石油儲備制度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 當時,由於歐佩克石油生產國對西方發達國家搞石油禁運,發達國家聯手成立了國際能源署,主要石油消費國也紛紛儲備石油,以應對石油危機。
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和儲備法》(EPCA),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並明確了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作機制。 此後,美國總統在戰爭期間或颶風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石油基礎設施時,往往會動用這些儲備以平息石油市場。
(2)美國當前有多少戰略石油儲備?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目前主要存放於四個戒備森嚴的儲藏地,分別位於德克薩斯州的Bryan Mound和Big Hill,以及路易士安那州的West Hackberry和Bayou Choctaw的地下巨型岩洞中。
從2015年至今,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已從近7億桶不斷減少至了如今的6.06億桶,占全美庫存石油總量的比率也從逾38%下滑至了30%出頭。 不過,這仍足以滿足美國一個多月的石油需求。
此外,美國還在該國東北部地區保持有少量的取暖油和汽油儲備。
(3)還有哪些國家擁有戰略石油儲備?
除美國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29個國際能源署(IEA)成員國也被要求持有相當於9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緊急儲備量。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截至9月份,經合組織各國政府的原油總儲量超過15億桶。
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經國務院批准,我國的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於2007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職能包括監督戰略石油儲備收儲、輪換和動用任務,監測國內外石油市場供求變化等。
國際能源署的准成員國、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印度,目前也擁有戰略石油儲備。 日本則是除中國和美國外戰略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
(4)美國能聯合這些國家同時釋放儲備嗎?
美國和其西方盟國以前有過協調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先例,比如在2011年OPEC成員國利比亞戰爭期間。 不過,美國此前還從未同中國與印度這兩個亞洲能源消費大國協同採取過類似的行動。
而目前拜登政府的提议想要获得各国响应,显然也仍有不少阻力。
日本經濟產業省一位官員近日表示,美國已經要求東京在應對高油價方面展開合作,但他不能確認這一要求是否包括協同釋放儲備。 這位官員說,按照法律規定,日本不能通過釋放儲備來降低價格。
韓國一位官員也證實已收到美國關於釋放石油儲備的請求,不過同樣沒有輕易答應美國的請求。 "我們正在徹底審視美國的請求,但我們不會因為油價上漲而釋放石油儲備。 我們可以在供應不平衡的情況下釋放石油儲備,但不是為了應對油價上漲。 "這位官員指出。
(5)美國戰略儲備將如何投向市場?
由於存儲地臨近大型煉油或石化中心,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一經投放,預計每天最多可運送440萬桶原油。 同時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說法,從總統作出決定開始,只需要13天第一批石油就可以進入美國市場。
在過去兩周里,美國能源部已經出售了600多萬桶石油,這是之前批准的出售計劃的一部分,但或許也是可能緊急釋放儲備的一個信號。
在直接出售的情況下,美國能源部通常會進行在線拍賣,由能源公司競標石油。
此前,美國總統曾三次授權從戰略石油儲備中緊急出售石油,最近一次發生在2011年歐佩克成員國利比亞爆發戰爭的期間。 此外,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和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后,美國政府也曾緊急釋放過戰略石油儲備。
通過互換協定的方式釋放石油儲備則發生得更為頻繁,最後一次互換發生在9月艾達颶風之後。 該類型一般發生在颶風等災難大幅衝擊局地石油供應造成短缺時,煉廠向能源部發出"貸款"一定原油數量的請求,而後在約定日期前歸還此前所貸的原油數量,並加上額外的小規模原油數量作為利息。
(6)拜登這回的「合縱連橫」能奏效嗎?
目前,美國國會的議員們對於是否需要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態度不一。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近期曾呼籲總統拜登動用美國政府的應急燃料儲備,來説明降低不斷上漲的汽油價格。 但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霍耶則表示,他不同意舒默近日有關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以降低油價的呼籲,稱該儲備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填補原油供應缺口。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拜登這回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合縱連橫"能否奏效,或許將取決於他是否能拉來足夠多的"盟友"共同行動。 而如果最終只是其單方面的投放戰略石油儲備,料將只能對油價升勢起到暫時性的緩解作用。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代理署長Stephen Nalley週二就表示,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可能只會對石油市場造成短暫影響。 Nalley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指出,"最終,所產生的影響將是相對短暫的,並將取決於釋放了多少...... 對石油市場的影響可能只會持續幾個月,市場中的其他動態最終仍將左右油價走勢。 ”
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在11月初也表示,美國釋放石油儲備可能只是暫時性説明,甚至可能在明年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如果油價短期大幅下跌,頁岩油生產商將不願意增加鑽探,反而可能導致更大的供應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