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繼天然氣危機蔓延至石油市場后,美國煤炭市場也出現了危機的苗頭。
週一,標普全球發佈數據稱,美國主要煤炭產區阿巴拉契亞中部地區煤炭價格達到89.75美元/噸,較上周跳漲超過10美元,為2009年以來最高水準。
同時,自10月下旬起,美國其他產煤區煤炭價格便開始了持續上漲。 較上周,粉河盆地煤炭價格飆升16.30美元/噸,上漲幅度超100%;北阿巴拉契亞煤炭價格上漲4.85美元/噸;伊利諾伊盆地煤炭價格上漲3.75美元/噸;因塔盆地煤炭價格上漲2.15美元/噸。
油氣價格大漲,煤炭替代性需求猛增
今年,在電力需求強勁、原油價格暴增和天然氣價格翻番的推動下,美國很多發電廠選擇改用煤炭發電,導致煤炭的替代性需求猛增。
對此,穆迪副總裁 Ben Nelson 認為,近年來投資不足阻礙了生產商快速加速產出的能力。 他表示:
"煤炭行業對市場需求激增的反應不夠迅速。"
此前,標普全球普氏也表示,美國煤價不斷上漲的原因包括煤電需求走高、資本投入走低、增產速度不及預期以及存在嚴重的工作力不足等問題。 同時,隨著歐美多國天然氣價格不斷攀升,煤炭需求也因此進一步受到推動。
產出被長單鎖定,供給彈性弱
從需求端看,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今年美國燃煤發電量有望出現2014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同比增長22%。
從供給端看,在美國市場,大多數的動力煤通常是根據長期合同出售的。 同時,在日益強調環保、ESG投資的大背景下,美國企業對於煤炭、原油等傳統行業的投資意願寡淡,不願像此前一樣大幅擴產。 此外,受到收入有限、行業前景不確定等因素影響,美國煤炭行業勞動力市場規模也不斷收縮。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美國煤炭產能上升幅度有限。
對此趨勢,綠光基金的創始人 David Einhorn 就曾表示,政府對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的過度偏愛導致了人們對投資化石燃料的厭惡。 造成的結果就是:如今,能源價格飆升,通貨膨脹加劇。
此外,今年以來,全球煤炭價格的走高也大幅推動了美國煤炭出口,導致國內產出的存量有限。
這意味著,美國煤炭市場的供給彈性比之前要弱的多。 導致的結果就是,如果市場上需求激增,那麼現貨市場就會出現大幅波動。
煤炭的需求復甦可能是暫時的
儘管近期美國煤炭價格大漲,市場上仍有一部分分析師認為,煤炭需求的復甦可能是暫時的。
自2010年以來,美國約有30%的燃煤發電產能已被淘汰,自2013年以來沒有新的燃煤電廠投產。 另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2022年美國燃煤發電量可能下降約5%。
同時,在大背景下,各國政府越來越青睞新能源行業,加大對新能源行業的投資。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或導致煤炭價格的走高只是曇花一現。 等寒冬過去,市場對煤炭的需求減弱,煤炭的價格或將歸入更長時間的沉寂。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 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 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責任編輯: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