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國盛宏觀:Taper終官宣,鷹還是鴿?
日期
2021-11-05
2021年11月04日 08:26 市場資訊
  來源:熊園觀察
  Taper終官宣,鷹還是鴿?--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點評【國盛宏觀熊園團隊】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 博士 國盛證券宏觀分析師,劉新宇
  核心結論:
  1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不變,宣佈從11月開始實施Taper,每個月減少購買100億美債、50億MBS,預計將於2022年中期結束購債,並表示若有需要可以調整縮債步伐。從會議聲明和鮑威爾講話來看,美聯儲對“暫時性通脹”的立場有所動搖,並暗示2022Q3可能將滿足加息條件。
  2本次Taper方案與2013年有兩大不同,一是當月宣佈當月就執行,二是按月縮減而不是按會議縮減。根據紐約聯儲的市場調查,Taper的執行時間和持續時間均不算超預期。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兩種不同縮債模式的對比:若按會議縮減,每次會議需要縮減200億,結束購債前還需要再購債4800億;若按月縮減,每月縮減150億,結束購債前還需要再購債5400億,因此按月縮減的方案實際上比按會議縮減更加鴿派。
  3本次FOMC決議公佈後,市場對2022年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小幅升溫,其中2022年7月首次加息概率已接近100%。大類資產方面,美股上漲的同時美元指數下跌,主要反映了市場認為Taper節奏並未超預期鷹派;而美債收益率和黃金同步上行,更多反映了美聯儲對通脹的擔憂加劇以及加息預期的升溫。
  4近期重點關注:英國央行決議,今日(11/4)晚8點;OPEC+會議,今日(11/4)晚些時候;美聯儲主席提名;美國財政預算和債務上限進展。
  正文如下:
  1、美聯儲宣佈本月開始執行Taper,每月縮減150億,2022年中期結束購債。
  > Taper立即開始執行:11月FOMC會議中,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0-0.25%不變,同時宣佈將從本月開始執行Taper,11月和12月各減少購買100億國債、50億MBS,並表示每個月保持這一縮減步伐是合適的(similar reductions in each month),若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將會調整縮債步伐。
  >會議聲明有兩處變化:一是對經濟前景的表述修改為“疫苗接種推進和供應瓶頸緩解預計將繼續促進經濟和就業,同時降低通脹”,二是對通脹上行的解釋由之前的“暫時性因素”修改為“預計是暫時性的因素”(factors expected to be transitory),並新增了“與疫情和重新開放相關的供需失衡導致一些部門的價格大幅上漲”,反映出美聯儲對通脹持續高企的擔憂有所加劇。
  >鮑威爾暗示明年可能加息:鮑威爾在發佈會上表示,將在2022年中期結束購債;預計高通(156.1117.6312.73%)脹可能持續下去,將在適當的時機採取行動應對通脹;可能會在2022年下半年實現充分就業目標,在那之前通脹目標可能已經達成。鮑威爾此番表態,意味著2022年三季度可能就會滿足加息的條件。
一張含有 文字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2、本次Taper方案與2013年有兩大不同,並沒有超預期鷹派。
  不同之處一:當月宣佈當月執行。2013年12月的會議上,美聯儲宣佈Taper,但是從2014年1月才開始執行,而本次會議宣佈Taper後從本月就開始執行。
  不同之處二:按月縮減而不是按會議。2014年Taper開始實施後,美聯儲在每次FOMC會議上對下個月的購債規模做出調整,若中間某個月沒有FOMC會議,則連續兩個月的購債規模保持不變。而本次會議上,美聯儲認為每個月保持相同的縮減步伐是合適的,按照每月縮減150億計算,美聯儲將在2022年6月結束購債。
  本次Taper方案沒有超預期鷹派。9月的紐約聯儲調查顯示,市場預期最有可能的結果是12月開始執行Taper、持續7-9個月,但11月開始執行的概率也不低。考慮到近期通脹預期升溫帶動加息預期明顯升溫,市場對Taper的預期可能進一步提前,因此11月開始執行並不算超預期。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若按照2014年那樣每次會議上縮減購債規模,要在2022年6月結束購債,則需要每次會議上縮減200億,徹底結束購債之前將累計再購買4800億國債和MBS;而按照本次會議公佈的每月縮減150億,雖然結束時間相同,但需要累計再購買5400億。因此,本次會議上宣佈的按月縮減的Taper方案,反而比按會議縮減更加鴿派。
  3、本次FOMC決議公佈後加息預期變化和大類資產表現。
  加息預期變化:FOMC決議公佈前,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隱含的2022年12月之前加息次數為2.05次,其中2022年7月加息次數為0.85次;FOMC決議公佈後,2022年12月之前加息次數升至2.21次,其中2022年7月加息次數升至0.98次。由此可見,本次美聯儲釋放的資訊令市場對2022年的加息預期有所升溫。
  大類資產表現:FOMC決議公佈後,標普500指數持續走高,最終收漲0.65%;10Y美債收益率較會議前上升4bp至1.60%;美元指數由會議前的94.08下跌至93.87;現貨黃金由會議前的1765美元/盎司小幅上漲至1770美元/盎司。美股上漲和美元下跌,主要反映了市場認為Taper節奏並未超預期鷹派;而美債收益率和黃金同步上行更多反映了美聯儲對通脹的擔憂加劇以及加息預期的升溫。
  4、短期重點關注:英國央行會議、OPEC+會議、美聯儲主席提名、美國債務上限。
  在前期報告中我們曾提示,9月底美債收益率突然跳升,主要原因是英國央行超預期鷹派引發的利率聯動效應;而10月初以來美聯儲加息預期顯著升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10月4日OPEC+沒有擴大增產導致油價大漲,進而引發通脹預期大幅上行。今日(11/4)晚些時候,英國央行將公佈議息決議,OPEC+部長級會議將公佈新的產量計畫。此外,拜登將於近期提名美聯儲主席,美國財政預算和債務上限將於12月3日到期,11月政府停擺風險可能再度升溫,均會對短期市場造成一定擾動。
  風險提示:
  美聯儲政策立場超預期調整,美國政府陷入停擺。
  連絡人:熊園,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新宇,國盛宏觀分析師;楊濤,國盛宏觀研究員;劉安林,國盛宏觀研究員。
  [1]警惕11月海外市場4大風險,2021-10-21
  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於2021年11月4日發佈的報告《Taper終官宣,鷹還是鴿?——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點評》,具體內容請詳見相關報告。
  熊園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劉新宇     S0680521030002        liuxinyu@gszq.com
  特別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非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品質、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受或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資訊。因本訂閱號難以設置存取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聲明:本訂閱號是國盛證券宏觀團隊設立的。本訂閱號不是國盛宏觀團隊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訂閱號所載的資訊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閱號所載的資訊均摘編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經發佈的研究報告或者系對已發佈報告的後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佈當日的完整內容為准。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佈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讀者參考時還須及時跟蹤後續最新的研究進展。
  本資料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因此個人投資者還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本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資訊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責任編輯:王永生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