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GDP預測被下調,用工短缺和供應瓶頸是兩座大山
美國的經濟復蘇正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帶來的負面衝擊。
根據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里士滿和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合作對全美首席財務官(CFO)進行的調查,CFO對美國經濟和公司財務前景的樂觀情緒正在消退,因為用工短缺和供應鏈危機迫使他們正在承擔更高成本。
75%的CFO表示,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加劇了一系列價格的劇烈波動,企業突然要應對生產延遲、運輸延遲、材料供應減少和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
同時,招聘難帶來的威脅甚至比供應鏈挑戰更嚴重。四分之三的CFO表示,正在努力填補空缺職位。近82%的公司已經開始增加工資,平均增幅近10%。
本周,美國亞特蘭大聯儲將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從7月底的6.1%下調至1.3%。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將美國2021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一個百分點,至6%,是七國集團(G7)中降幅最大的。IMF表示,此次下調主要因為美國第三季度的供應鏈中斷以及消費疲軟。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英國央行前政策委員布蘭奇弗洛爾(David Blanchflower)則在其研究中指出,最近美國失業率大幅下降到5%以下,是由不尋常的支持性財政政策推動的,掩蓋了增長前景疲軟的其他跡象。
“美國完全有可能在2021年底進入衰退。”他稱。
用工短缺難題仍在繼續
根據美國勞工部最近公佈的資料,美國9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19.4萬個,延續了8月份遠低於市場預期的頹勢。雖然失業率從8月的5.2%下降到4.8%,但這是由於統計上18.3萬美國人退出了勞動力市場所導致的。
美國商會發佈聲明稱:“勞動力短缺是對美國經濟復蘇最為嚴重的威脅,令人失望的就業資料再次提醒我們,經濟復蘇前景仍然非常脆弱。”
與疫情之前相比,有工作的美國人仍然少了500萬。據美國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報告,8月份有創紀錄的430萬人辭職,約占全國勞動力的2.9%。但與此同時,雇主們卻急迫地尋找工人。
根據全美獨立企業聯合會(NFIB)的資料,67%的小企業報告說在9月份招聘或試圖招聘,42%的企業提高了報酬。但是,同時有創紀錄的51%企業表示,空缺的工作崗位難以填補。
投資諮詢公司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師貝瑞欽(Peter Berezin)在近期一場研討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用工短缺在低收入崗位中尤為嚴重,這也是工資增長最明顯的地方。“之前一段時間,美國有非常慷慨的失業福利,大多數低工資工人收到的福利比他們從工作中得到的要多。所以,他們不會很積極地去工作。這些福利現在已經發完了,但他們仍然有儲存的現金。因此,這些人正在回到勞動力市場,但沒有那麼快。”他稱。
據美媒稱,民主黨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使得辭職成為更容易被考慮到的選擇。雖然聯邦失業福利在9月初停發,但仍有許多其他不需要工作就能領到的聯邦財政付款,包括每個孩子每月300美元的津貼,食品券和租金援助。
貝瑞欽還說:“疫情也還在產生影響。有些人害怕出門工作,有些人不願意接種疫苗,有些人在疫情期間退休了,而且不一定願意回來。還有一種很少受到關注的現象,就是農村和城市地區的分裂。以紐約市為例,紐約市的失業率超過10%,而其中工作崗位短缺主要在郊區。”
用工短缺與供應緊張的惡性循環
用工短缺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供應鏈瓶頸難以解決。大量貨船在港口積壓,部分原因是沒有工人來卸貨。僅在洛杉磯港,就有大約25萬個集裝箱的貨物堆積在碼頭上。“目前物流狀況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港口卡車司機的短缺。”美國卡車司機協會主席吉霍法(Jim Hoffa)說:“但工資水準無法維持他們的生活。”
在前述對全美CFO的調查中,只有10%的調查對象表示,預計供應鏈的困難將在今年年底前得到緩解。“這些公司為管理供應鏈中斷所採取的行動成本很高,因此增加了公司提高價格的壓力,”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格雷厄姆(John Graham)說,“更重要的是,供應鏈的挑戰使他們的收入增長平均減少5%。”
供應鏈危機又推高了商品的價格。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生產者價格指數在9月份比一年前上升了8.6%。這是自2010年以來最大的同比增長。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學家拉希德(Mahir Rasheed)說:“近期,供應方情況惡化,商品價格加速上漲,這將使價格壓力在明年很長時間內保持粘性,甚至有所加重。”
隨著商品價格和用工成本的上升,通貨膨脹率走高,這又反過來抑制著低收入工人的就業積極性。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平均時薪按年率計算上升了7.4%。但許多低收入的美國人納入通貨膨脹後的實際工資則一直在下降,因為他們往往將更多收入用於食品和能源等通貨膨脹最嚴重的商品類別。
本週三,拜登會見了來自港口、工會和大企業的多方人士,希望解決美國供應鏈中的航運、勞工和倉儲問題。
跨境電商平臺敦煌網DHLink事業部負責人萬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升的海運成本最終大部分都會轉嫁到美國買家身上。
“這可能也是拜登要求儘快處理這些集港的原因之一,因為美國老百姓可能也會受不了價格暴漲。”他稱。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