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美債衝擊波重現!交易員稱逢低買入要三思
日期
2021-09-30
2021年09月30日 01:15 第一財經
  美債衝擊波重現 交易員稱逢低買入要三思
  作者:周愛琳
  通脹看似已是過氣話題,誰料全球能源危機導致通脹預期再度飆升,美債收益率突然狂漲。今年3月的“美債衝擊波”一度重挫中美股市,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更慘遭滑鐵盧。
  9月28日,市場對美債務上限臨近問題的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美債收益率快速飆升,納斯達克(14512.4409-34.24-0.24%)100指數下跌2.9%,高成長型科技股領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觸及1.56%創近3個月新高,較8月初的低點上行超過40個基點(BP)。截至北京時間9月29日16:15,10年期美債收益率報1.513%。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如果美債收益率繼續上升,科技股拋售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交易員和策略師普遍表示,通脹難言只是暫時性的,美聯儲緊縮在即,美債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間,時間會證明隔夜重挫的納指是否處於轉捩點,但過去18個月盲目逢低買入股票的交易者應該注意到利率的上升正形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對那些快速成長的科技股。
  “美債衝擊波”未完
  第一財經早在年中就報導,摩根士丹利(99.55-2.49-2.44%)等國際投行預計2021年底前10年美債收益率將升至1.8%。而美債收益率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當收益率攀升時,往往意味著風險資產的估值會被壓縮,且股票風險溢價(ERP)也會下降,此時機構配置股票的性價比下降。
  “美債收益率的飆升並不令人意外。經濟復蘇的步伐、量化寬鬆的逐步縮減以及持續的通脹都在推高物價。”摩根資管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美國8月核心PCE同比增長3.6%,遠超美聯儲2%左右的目標值。根據9月議息會議發佈的經濟預測概述,美聯儲將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核心PCE通脹上調至3.7%、2.3%和2.2%,6月時的預測為3%、2.1%和2.1%。近期,油價逼近80美元/桶的高位,今年天然氣批發價格上漲250%,升至七年新高。歐美國家電價普遍同比大漲超100%,“能源危機”導致通脹持續的預期升溫,也推升了美聯儲按時緊縮的預期。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發出有意在11月會議宣佈縮表的明確信號之後,在債務上限問題塵埃落定之前,美債交易員顯然已開始計入加息預期。”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佩里(Joe Perry)對記者表示。
  美元指數近期也開始逼近94點位。佩里進一步表示:“不出意外,美元將成為本月迄今最強主要貨幣。在9月初回落至100天均線之後,美元指數再次突破前阻力93.2~93.5區域,攻向今年迄今最高水準。若確認升穿93.5,則有望站上94.5附近,即2020年第四季度高點。”
  逢低買入慣性思維需三思
  標普500指數此前一度突破4500點的歷史新高,較2020年3月低點翻倍,“逢低買入”在過去18個月屢試不爽,但如今機構認為需要三思。
  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摩根士丹利策略師Michael Wilson等警告稱,隨著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下降,美股回檔10%~20%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許多投資者都對企業通過定價傳遞成本壓力和保護利潤率的能力持樂觀態度。但要提醒的是,一些終端消費市場的價格已經處於抑制需求的水準。我們認為這個動態風險(高油價導致需求毀滅)蔓延到其他領域的消費需求特別高,美國家庭部門已處於過度消費的狀態,因此高油價對消費的威懾作用將更大。
  “現在至少應該留意到利率的上升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一貫對美股持樂觀態度的City Index全球研究主管韋勒(Matt Weller)對記者稱,科技股尤為承壓。
  “疫情後期,甚至整個後全球金融危機時代,大市值科技股價格節節攀升。比如蘋果(142.830.920.65%)微軟(2840.480.17%)穀歌(2690.42-33.26-1.22%)母公司Alphabet和臉書(339.61-1.04-0.31%),大部分實現高利潤率,取得豐厚的盈利。但交易者最近的目光已轉向特斯拉(781.313.750.48%)汽車、奈飛(599.0615.212.61%)、貝寶(PayPal)等利潤率明顯較低的股票,從中尋找下個‘巨頭’。”韋勒稱,“利潤率較低”聽起來是負面的,但在快速成長、拓展市場份額的假設下,交易者欣然接受。然而現在情況變了,隨著債券收益率全線飆升、刺激政策可能很快開始有退潮的信號出現,交易者質疑這些快速成長但盈利能力較弱的公司是否能繼續執行“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成長”的理念。
  “在週二利率再度上升的環境中,納斯達克100指數成為美國主要股指中最弱的那個。最關鍵的是,該股指正在考驗其持續15個月的上漲通道的下軌構成的關鍵支撐兼100天均線所在的14700區域。”韋勒對記者稱。
  多頭當然仍在堅守陣地,維持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上漲趨勢。但交易員認為,如果該指數有效下破當前支撐位,可能打開加大回檔力度的空間,目標為由前阻力位元構成的支撐位元,即14050區域。“有經驗的交易員知道,在尊重過往趨勢與對新發展態勢保持開放心態之間取得平衡至關重要。時間會證明納斯達克100指數是否處於轉捩點。”他提及。
  目前,市場高度關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兩黨都認為在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期間政府關門代價高昂,大多數分析人士預計,在週四最後期限來臨之前至少能達成一項短期協議,以確保政府功能正常運轉。美國財政部長耶倫28日說,美國國會必須解決債務上限問題,否則聯邦政府將面臨歷史上首次債務違約。
  中國股市區間震盪
  全球震盪之下,新興市場難以獨善其身。此次中國的經濟週期先於美國近3~4個月,因此機構認為需關注盈利風險。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表示,上周各界對於各地限電限產、商品價格攀升高度關注,“但是由於產能下降,企業的盈利並不會上升,因而對應的股價反而下跌。目前看,至少在明年二季度前,這種緊縮產能的政策很難改變,在這期間貨幣政策也不會顯著放鬆,事實上這種情況下放鬆貨幣政策並沒有用,因為房地產投資不足是由於監管部門‘三道紅線’,並非銀行沒錢,同時製造業由於被限制生產,因而對新增資金的需求有所下降。”
  就行業、板塊機會而言,許長泰告訴記者,“我們將重點關注那些受益於經濟復蘇和收益率曲線更陡的行業。包括週期性股(或價值股)、金融、材料和工業類股。現在,亞洲資產的全球趨勢將會帶來一些短期回檔,但週期性行業,尤其是出口,在年內還應該表現良好,越來越多的亞洲經濟體疫苗接種率上升,使它們能以更可持續的方式重新開放其經濟。”
  吳照銀則表示,需警惕盈利明顯下降的行業,包括兩大類別,一個是包括食品飲料、醫藥以及保險的大消費類;另一個是包括機械加工、家電、傳統汽車等。這兩類都受終端需求下降較快且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明顯的影響,導致其成本上升、銷售收入下降,毛利率趨於下降,股價因而受到拖累,在經濟週期歸於平靜的過程中股價會持續走弱。相比之下,一些估值非常低,而分紅收益率較高的品種,典型的如銀行板塊以及一些基建板塊等,增長和(6.610.172.56%)收縮空間都有限,經濟週期的波動對其盈利影響不大,其股價長期波動較小,但是其業績穩定、市盈率和市淨率都很低,分紅收益率較高,很多公司的分紅收益率在5%以上,大大超過高等級債券收益率水準。持有這些股票能獲得穩定收益,也能覆蓋通脹對盈利的侵蝕。
責任編輯:李桐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