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通脹還可怕!美銀:美國滯脹風險在攀升 投資者卻忽略了
財聯社(上海,編輯卞純)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上周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的一席鴿派講話刺激了市場上追逐風險的投資者,美股標普500指數在那之後又多斬獲了幾個新高。對此,美銀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指出,隨著新冠德爾塔變種病毒持續傳播,投資者可能忽視了美國經濟出現滯脹的可能性。
“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後(投資者)風險情緒升溫,他們認為德爾塔變種的經濟影響有限,通脹風險很小,”美銀策略師在週四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最新的證據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它們指向滯脹風險,而這可能令美聯儲正常化變得複雜。”
所謂滯脹,即高物價與低就業率或經濟增長停滯並存,往往是通脹長期持續發展的結果。
美銀的圖表觀察了包括美國和歐元區在內的全球經濟,顯示“通脹的意外遠高於整體資料意外”,而在美國尤其如此。
滯脹風險正在增加
在鮑威爾8月27日發表講話後,美股上漲,美債收益率下跌。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週四分別創下年內第54個和第33個歷史收盤新高。投資者正在等待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以期獲得有關美聯儲縮減購債計畫時間表的線索。
美銀策略師現在敦促投資者關注新冠德爾塔變種對經濟的影響。他們指出,“不斷惡化的新冠疫情”可能導致“供應瓶頸進一步惡化以及通脹加劇”。
“作為一種負面且更持久的供應衝擊,新冠疫情引發滯脹的風險正在增加,進而使美聯儲政策正常化面臨挑戰。” 這些策略師寫道,“但市場似乎並不太擔心疫情和通脹風險。”
美銀指出,市場似乎喜歡鮑威爾對利率的指引,因為他將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與結束量化寬鬆分開。鮑威爾上周表示,美國經濟已經到了不再需要那麼多貨幣政策支援的階段。不過他也強調,縮減購債規模並不意味著加息迫在眉睫。
去年,在疫情爆發之初,美聯儲開啟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一些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最早今年開始Taper,即削減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的規模。
全球經濟增長在放緩
與此同時,美銀策略師們指出,2021年全球通脹都在上升。
“在很大程度上,這與去年油價暴跌的基數效應有關,但在某些情況下,核心通脹也有所上升,” 他們寫道。“重新開放期間的供應瓶頸是另一個原因,理論上應該是暫時的,但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是否會留下更持久的傷疤。”
報告指出,通脹壓力一直在累積,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長在放緩,這同樣與人們預期中的“今年早些時候重新開放的基數效應”有關。但“全球經濟放緩的程度似乎超出了預期,”策略師們寫道。
在策略師們看來,與歐盟和全球相比,美國最近新冠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上升“令人擔憂”。他們表示,這可能是因為美國的疫苗接種率還不夠高,或者該國與疫情相關的限制較少。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如果這些趨勢持續下去,它們可能很快就會開始影響實體經濟,”策略師們寫道。“儘管美聯儲在疫情期間激進的寬鬆政策支持了風險資產,但如果疫情持續,且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更加持久,情況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責任編輯:楊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