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刺激經濟發展而大量“放水”,不僅讓其自身負債纍纍,還讓本國市場持續接受通脹壓力的考驗。最新數據顯示,美國6月整體CPI再次爆表,創下近13年來的最大漲幅,而一飛沖天的物價一時間更是讓人覺得“大通脹”時代將要到來。
與此同時,美聯儲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也發生了。一方面,美國持續的通脹壓力,使美國6月的CPI指數以及PCE指數均遠超於美聯儲預期的2%通脹目標,敲響了美國經濟或將衰退的“警鐘”。
除此之外,美國銀行(38.13, 0.43, 1.14%)經濟學家還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7%下調至6.5%。據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美國經濟增速將見頂,且該國下半年經濟走勢預計會受到通脹和供應的影響持續放緩。
另一方面,由於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企業的工資壓力逐漸增大,因此難以開出令人滿意的價格,市場勞動力也越發短缺。而最新報告也指出,美國勞動力短缺問題並不會很快消失。
雪上加霜的是,供應短缺也是美國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之一。受疫情的影響,該國供應鏈一直處於“卡脖子”的狀態,其經濟復蘇的進程也只能一直“被阻”。
隨著5萬億放水計劃負面效果開始顯現,美國也開始“慌了”。相關報告仍顯示美國的通脹仍會高位維持一段時間,想要在短期內回歸正常經濟發展的軌道,恐怕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