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二季報即將拉開序幕,華爾街看好美股二季報的聲音不絕於耳,一邊是無比看好,一邊提醒美股估值處於互聯網泡沫時期水平。面對已站上山頂的美股,投資者該如何抉擇,靚麗的業績足以支撐美股如此高的估值嗎?
智通財經注意到,華爾街普遍對此次財報季期望較高。據金融數據和軟件公司FactSet Research,市場預計今年二季度標普500成份股公司的每股收益將同比增長約63%,此前的一季報中該數據的同比增幅為52.5%。
從具體行業來看,根據Refinitiv的數據,市場預計非必需消費品公司的利潤也將大幅回升,其每股收益料將增長271%。此外,能源公司的盈利預計將同比增長225%,材料公司有望增長115%。但與此同時,科技公司的盈利增長預計只能達到31.6%,表現相對落後其他板塊。另一方面,公用事業公司的盈利預計將同比下降0.9%。
眾所周知,利潤增速趨勢在很多情況下是股指走勢的先行指標,當盈利增速不再繼續擴大時,股指較大概率將轉向下跌或進入疲勢了。
儘管分析師對標普500指數成份股Q2利潤同比增速的平均預期為64%,這將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長率。但不可否認的是,Q2增速已達到近一階段的巔峰。
隨著基數效應的減退和經濟刺激力度難以持續加大,未來這種高增長很難有持續性,Q3以後的業績增速將逐步下滑。
如FactSet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第三季度盈利料僅同比增長約24%,而第四季度則增長約18%。
美債殖利率曲線趨緩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的目光都將集中在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對經濟數據的反應上,因為股市在過去一週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從債券市場獲得線索的。隨著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週四跌至1.25%,創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美股遭遇拋售,表明債市正在發出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即將到來的信號。
拉長時間軸來看,自6月16日美國聯準會上次會議以來, 10年期和2年期國債的息差已經從1.37%降至1.14%,曲線趨平對股市來說是一個明確的避險信號。
通膨預期降溫
此外,通膨預期降溫亦顯示經濟增速放緩,標普500成份股的盈利增速也將面臨放緩。
具體看來,市場預計美國6月CPI有望達到5.0%,然而,環比升幅可能開始降溫,預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指數將創下3月份以來最弱的環比漲幅。在年底之前,預計CPI將保持在4.5%-5%的區間內,然後在2022年期間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
基數效應的反轉意味著2022年下半年的CPI將低於2%,並隨後在2023年回歸2.0-2.5%的波動區間。
回看前幾個月的CPI數據,此前增速的暴漲主要基於去年同期疫情嚴重時的低基數效應。
自5月中旬以來,即使是收支平衡的通膨預期也從2.56%的峰值跌至2.3%,這一跡象表明,投資者清楚地看到通膨峰值已經過去,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並不全然樂觀。
總之,儘管美股二季度業績值得看好,但美股市場可能將面臨回調。當前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接近22倍,高於近五年平均水平18倍。
正如財富管理公司Kingswood Group的首席投資官Rupert Thompson所言,“我們正處於收益增長的峰值水平。並不是說股市會轉而下跌,但關於這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否像過去6個月那樣保持強勁增長,我持懷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