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OPEC+談判破裂:阿聯酋究竟想幹嘛?油市接下來何去何從?
財聯社(上海,編輯瀟湘)訊,俗話說“事不過三”,然而歐佩克(OPEC)近期試圖化解石油產量談判僵局的第三次努力,卻在本週一(7月5日)再度宣告失敗。這令眼下原油市場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投資者,愈發擔心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之間的矛盾可能進一步加劇,從而帶來一發不可收的後果。
據知情人士稱,在阿聯酋拒絕同意沙特支持的增產協議後,歐佩克取消了原定於週一要與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舉行的會議。這份增產協議原本將呼籲每日額外供應數百萬桶原油,以幫助抑制穩步上升的油價。
磋商失敗的結果導致油價在本周初進一步強勢上漲,因協議未能達成將令產油國無法在下月向市場增加額外的石油供應。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隔夜升破了77美元/桶大關,為2018年11月以來首次,美國WTI原油更是在周二進一步刷新了近七年高位76.77美元/桶。
在過往,阿聯酋通常是歐佩克中最大產油國沙特最堅實的擁躉之一:阿聯酋和沙特不僅是鄰國,在宗教上同屬遜尼派,同時還是軍事合作夥伴,在歐佩克內部歷來是盟友關係。因而許多能源市場的投資者,此前都萬萬不會想到本次歐佩克會議會上演這齣戲劇性的變故。
那麼,阿聯酋此番究竟緣何“冒產油國之大不韙”,毅然拒簽OPEC+產量協議?OPEC+談判破裂後,原油市場又將何去何從呢?
阿聯酋究竟想幹嘛?
想要釐清此次不大不小的油市“黑天鵝”脈絡,無疑首先得要知道阿聯酋究竟想幹什麼。
阿聯酋是反對產油國增產嗎?顯然不是。阿聯酋其實是讚成另外22個OPEC+成員國對於從8月起毎月增產40萬桶/日的提案的,但其反對將生產配額限制將延期到明年年末,原計劃是在明年4月份結束。阿聯酋還聲稱,該國產量可以遠超OPEC+配額制度下分配給該國的每日320萬桶,建議OPEC+重新按當前的實際水平劃定產量基線,允許其額外生產70萬桶/日。
換言之,阿聯酋的主張是——謀求自身能夠更大幅度地增產。
阿聯酋能源大臣Suhail Al-Mazrouei週日在接受采訪時的表態,無疑揭露了該國在產量問題上的“司馬昭之心”。Mazrouei表示,阿聯酋目前已經閒置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產能,所做“犧牲”遠超其他OPEC+成員,目前的這個配額“完全不公平,不可持續”。
了解了阿聯酋究竟想要幹嘛,那麼隨之而來衍生出的一個疑問就是,阿聯酋緣何早不“跳反”玩不“跳反”,偏偏選擇在當前的這個節點和主要產油國唱起了對台戲?
當前,業內人士羅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阿聯酋內部最大的酋長國——阿布扎比,今年稍早允許其主要品級的穆爾班(Murban)原油在新的期貨交易所交易,這對OPEC成員國來說尚屬首次。阿布扎比希望石油交易員和其他中東產油國將穆爾班合約作為該地區基準,為此需確保有大量供應來支撐市場流動性和交易。
此外,與沙特和其他多數歐佩克成員國不同,阿布扎比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引入了大量海外公司的股權投資。除了英國石油公司和道達爾這些長期合作夥伴外,過去三年來印度和中國公司也加入了投資行列。產量下降可能會損害這些投資者及阿聯酋自身的利益。正如Al Mazrouei所言,“我們不能繼續讓我們的投資者賠錢。”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Helima Croft和Christopher Louney表示,在3月份Murban基準發布以來,阿聯酋OPEC成員國身份的持久性及其繼續讓龐大產能遭到閒置的意願,就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阿聯酋與沙特的爭端似乎不僅是關於石油政策,阿聯酋似乎意在擺脫沙特的陰影,在全球事務中製定自己的路線。
原油市場接下來何去何從?
目前,全球原油市場的看漲意願已在此次OPEC+會議後被徹底點燃,這從原油期貨曲線現貨溢價的幅度中已可見一斑,近月合約與一年後期貨合約間的現貨升水幅度已經接近了14%。
不過,儘管油市做多意願高漲,但更多的業內人士眼下依然提醒投資者,考慮到相關談判進程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未來幾天隨時可能會重啟會談,油價的升勢還遠未到可以蓋棺定論的時候。要知道,無論如何阿聯酋和其他產油國還是都想要增產的,分歧仍可以慢慢彌合。而假如它們真的一拍兩散,那麼各自為營的情況下,油價甚至可能出現暴跌。許多投行在最新的市場解讀中,也都流露出了類似的觀點。
瑞銀(UBS)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在一份報告中就表示,鑑於OPEC+暫時不會增產,石油市場可能進一步趨緊,布倫特原油價格到9月份可能升至每桶80美元。不過,OPEC+仍有可能達成協議,成員國之間還會展開磋商,目前尚不能確定未能達成是否會導致下個月履約率降低。沙特阿美將在未來幾天公佈8月份的官方售價,這應該會讓情況更加明朗。
荷蘭國際集團(ING)新加坡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在接受采訪時也指出,如果歐佩克8月份保持產量不變,對油價來說應該是利好,但成員國最終維持產量穩定的可能性並不高。最糟糕的情況是產油國紛紛私下增產導致限產協議徹底破裂,這可能導致一場類似去年那樣的價格戰,但所有相關方都將努力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是將該協議的兩個要素分開:先一致同意8月至12月批量增加200萬桶/日的供應,然後在晚些時候再處理協議的延期問題。
此外,行業諮詢公司FGE董事長Fereidun Fesharak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產量最終未增加,那麼油價可能會升至每桶85-90美元。不過,在未來一到三週內仍可能會達成某種妥協。阿聯酋不太可能貿然離開歐佩克,儘管它希望在決策方面擁有更多的獨立性。在目前的油價水平下,明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可能會大幅回升。
Rystad Energy石油市場分析師Louise Dickson則指出,OPEC+成員國並不希望看到協議無法達成,從而導致石油產量在7月份過後維持不變。市場認為歐佩克作出部分妥協以達成一份讓阿聯酋更滿意的協議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如果OPEC+最終同意在8月份將日產量提高超過50萬桶,市場可能會立即看到油價回調。所有人都將密切關注閉門而非官方談判中可能洩露的信息,屆時行情波動料將令人瘋狂。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眼下全球金融市場對通脹尤為敏感,因而油價接下來的走勢很可能不單單是能源市場投資者需要關心的事。DailyFX亞洲主管Ilya Spivak表示,“原油價格上漲很好地描繪了更廣泛的再通脹敘事主題。通脹飆升料將會加劇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緊迫感,從而引發更普遍的避險傾向,令股市和其他對風險情緒變化敏感的資產承壓。”
責任編輯: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