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展望轉鷹通常不利於債券,但美國國債卻在6月份詮釋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自6月16日美聯儲把加息預期提早以來,巴克萊美國國債總回報指數上漲了0.5%,在全球前30大可比國債指數中拔得頭籌。
美聯儲轉向鷹派讓人們對它容忍通脹上升的承諾產生懷疑,並擔心加息速度快於預期可能對經濟造成壓力。較短期國債遭遇拋售--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從0.14%升至0.25%,為一年多以來最大漲幅,但是通脹預期下降,長期國債上漲使收益率曲線趨平。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59%降至1.45%。
這種轉變“降低了通脹可能失控的尾部風險,讓長期國債受益,”星展銀行駐新加坡利率策略師Eugene Leow表示。“美聯儲對通脹的擔心可能比他們之前向外界傳達的更高了。”
美聯儲最新點陣圖顯示,2023年美聯儲可能至少加息兩次,三個月前他們還預期不會有加息。野村證券策略師Naokazu Koshimizu在上週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美聯儲2022年末開始加息,就必須在9月做出削減資產購買規模的決定。
伴隨通貨再膨脹押注降溫,30年期較5年期國債收益率溢價在6月18日收於9月來最低,隨後在投資者權衡貨幣政策收緊對債券潛在影響的情況下企穩。
“市場看上去似乎相信,提早削減資產購買規模和早於預期加息將使經濟增速放緩,並繼續把投資者吸引到美國國債市場,”行業研究首席美國利率策略師Ira F Jersey在報告中寫道。“我們不太這麼認為,我們相信市場在實際宣布減碼後大幅下跌的風險正在上升。”
責任編輯:戚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