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Dominique Strauss-Kahn表示,關於徵收銀行新稅的建議,組織成員對此意見已有分歧,他擔憂各國之間的互相競爭,將使全球金融監管協議難以成立。
Strauss-Kahn在周末IMF春季會議前,預先召開記者會聲明:「現在面臨的風險,是世界諸國在處理問題及管理經濟方面,各自有其法度,然而這些改革點有時可能互相牴觸。這種『風險』已有一部分化為現實。」
「我們主要的關注點,是讓所有人一起努力並進,保持合作和發展動力。」他表示。去(2009)年各國已在IMF敦促下,增加了振興經濟的消費開支。
春季會議和G20國財長及央行總裁會議同時召開,參加國基本上是IMF最大成員國。G20國集團正推動一項強力的監管改革計畫,包括增加銀行資本和流動資金需求等等,以12月31日為達成協議期限。
Strauss-Kahn指出,歐巴馬政府努力推動國會通過金融監管專案,然而其內容可能和其他國家相關法規有不合處,因此反而將對全球監管制度的發展構成阻礙。
「全球各國法規的相異效應產生得非常快。」他指出:「不過因部分政府的規制類似IMF的提議,因此應不至於引起過於嚴重的問題。」
在此同時,G20國集團正考慮改革全世界經濟,減少對債台高築美國消費者的依賴。如中國和德國等貿易順差國,估將提高國內需求並減少出口;而美國等貿易逆差國,將偏向儲備並加強出口。
G20國和IMF與會結果,預計可能無法產生太大成效,一方面金融監管協議期限剩下短短8個月時間,且G20國尚缺乏強制執行監管的機制。比起這個,Strauss-Kahn更希望對各國保持施壓,確保它們能夠實踐承諾作出制度改革。
然而身為IMF決策制定團隊的埃及財政部長Youssef Boutros-Ghali表示,G20國集團之間存在政治上難以克服的問題。
「各國只會彼此同意表層條件。但若問題存在於更為基本層面,它們也無法透過表決等類方式達成協議。G20國集團注定無法解決有紛爭的問題。」Boutros-Ghali認為,IMF制度需改革至具有投票規則,才能達成牽動全球政策的目標。